独木冲浪绝技重现霍童溪上。
国庆期间,来到宁德市蕉城区洪口乡大道头村,只见几十名独木冲浪表演者手执竹篙,脚踩一根原木,沿着霍童溪顺流而下。身下激流汹涌,表演者却始终气定神闲,原木好像长了吸盘似的,牢牢吸附在他们的脚下。轻拨竹篙,表演者便能转向或掉头。这一独特的技艺表演,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
无土可耕催生“中华一绝”
据了解,独木冲浪又称“站木”,起源于洪口乡古莒洲村,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莒洲古称古瀛洲,坐落于霍童溪畔。“四面环石,无土可耕,一线溪河,彭谢度生”,是对古莒洲的真实写照。由于地理环境恶劣,耕地奇缺,这里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村中男子多以运送木材为生,木材沿霍童溪顺流而下,可达霍童、九都、八都,再抵三都澳,从而销往浙江等地。
霍童溪的莒洲段素有“九曲三十濑”之说,两岸山高林密、地势狭窄,河中怪石、暗礁、浅滩众多,不利于舟船行走,砍伐下来的林木要运出山极其不易,只能简单扎成排,漂流而下。木排在放流中,遇到激流、礁石,时常途中散排。“为了在湍急的河水中捡回一根根散落的木头,我们的祖辈就开始练就单木为筏的本领,久而久之,独木冲浪绝技就在莒洲村代代相传。”莒洲村独木冲浪第20代传承人谢在军介绍说。
谢在军说,早年,村里技艺高超者可一人驾驭两根木头,或两人驾驭三根木头、五人同时驾驭一根木头。人木仿佛合为一体,顺流而下、绕礁劈浪,甚是壮观,号称“中华一绝”。解放后,当地的莒洲公社曾成立国有运木队,人数曾达到六七百人。
要练就独木冲浪,必须先练好马步,学好水性。据介绍,原木上的站姿有三种:八字马步、丁字马步和虚步。在不同的情形下,根据水流的方向和速度,采用不同的马步调整对原木的操控,运用起来灵活多变。其中,以丁字马步运用较多,因其兼顾稳定和灵活,可让人更好地应对水流。
中,表演者手中的竹篙引起了的好奇。“别看竹篙纤细,它的作用不可低估。除了平衡身体,竹篙还可当桨,遇到暗礁、乱石可迅速撑开,及时转弯。”谢在军说。
在表演中看到,当原木转弯时,竹篙便往相反方向撑。与急浪、险滩、怪潭过招,表演者全靠竹篙左撑右点,一次次在湍流中化险为夷。眼看原木打横就要撞上礁石,人挪动脚步,竹篙左右开弓,似蜻蜓点水上下翻飞。一番神操作,让原木马上转了方向,轻巧地避开障碍,令人惊叹。
80后、90后加入传承队伍
随着公路交通的发展,水路运输在当地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加上洪口水电站的建成,莒洲村淹没在库区,独木冲浪的景象也随之销声匿迹。不过,传承人延续着这项绝技的“香火”,在他们的影响下,洪口乡不少年轻人开始学习这项技艺。
2016年,洪口乡成立了独木冲浪非遗保护协会。为深入挖掘文化特色,洪口乡建设独木冲浪培训中心,每年投入20万元经费扶持,推进独木冲浪的非遗申报。目前,洪口独木冲浪已成功申报宁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将继续申报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让这项技艺传承下去,早在2006年,我们就开始着手培训一批80后、90后的传承人,对他们进行扎马控制冲浪木头等专业化的训练。”独木冲浪第22代传承人彭维飘对说,目前洪口乡掌握这项技艺的年轻人已有30多人。通过他们的不懈努力,已发展了“五人同木”“三人四木”“两人三木”“一人两木”等多种表演方式,大大丰富了表演内容。
彭徐茂学习独木冲浪已有二十几个年头。他说,独木冲浪是祖祖辈辈求生的技能,如今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自己非常高兴。“以前曾担心这门技艺会失传,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参与进来,自己学艺再也不孤单!”
作为文化旅游资源,独木冲浪表演有着较高的观赏价值。通过对这项“中华一绝”传统技艺的重新挖掘、保护和传承,当地政府正试图唤醒人们对古瀛洲的回忆,加快促进洪口文旅产业发展。
对此,洪口乡党委书记陈斌表示,洪口乡计划在河道附近建设适合初学者的训练场,让他们能够在更安全、更专业的场地进行训练。同时,定期组织独木冲浪表演,加大宣传力度,打响洪口古瀛洲独木冲浪的知名度,让更多人关注这项传统运动技艺,使其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