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外桃源芎坑村
寿宁芎坑村群众世代守护大自然馈赠的千亩原始森林,以生态保护促进绿色发展!
暑气正浓,寿宁县坑底乡芎坑村气候宜人,成为游客避暑的好去处。驱车沿村道蜿蜒上行,村道尽头是3000余亩次生原始森林。伫立山头,入目皆流绿滴翠、林木葱茏,不时还有鸟鸣虫叫,呈现安详静谧的景致。茂密的森林是大自然的馈赠,芎坑村民视若珍宝,确立“生态立村”的发展方向。
爱绿护林 扮靓美好家园
穹坑清流
芎坑村美如画卷,村依山傍水,民居错落有致,由于鲜有人为干扰,四面青山如翠屏。特别是距村2.8公里的原始森林芳草如茵,拥有极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芎坑村党支部书记吴宝兹介绍,芎坑原始森林面积达3000多亩,由山地丘陵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次生常绿阔叶混交林及次生常绿灌丛组成,保持着原始风貌。
据悉,林中可见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云豹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黑熊、鬣羚、穿山甲、猴面鹰、大鲵等的活动迹象。此外,密林中还分布有南方红豆杉、钟萼本、银杏、花榈木、香榧、杜仲、竹柏、江南油杉等国家级保护植物。
到原始森林中嬉戏玩耍,是老一辈芎坑人难以忘怀的童年记忆。芎坑村原党支部书记郭存金说:“小时候,我们常常结伴到森林一带玩游戏、摸溪螺、采野果,久而久之对森林的地形地貌就熟悉了。”
长久以来,芎坑村人对这片原始森林积累了很深的感情,哪怕是前些年为了发展花菇产业需要砍伐树木,村民都约定俗成不毁原始森林的一林一木。近年来,为杜绝非法砍伐,防止野外用火波及森林,村里不仅聘请专职护林员,还通过自筹资金补足7公里防火带的建设费用。
村民们悉心呵护着原始森林,也将爱绿护林的意识融入日常生活中。70多岁的吴谦明在自家前院开辟了一个小花园,以石头装饰地面,用废旧食用油桶、脸盆种植了多肉、吊兰、菊花等十余种花草,赏心悦目。
“芎坑有这么好的生态环境,我们的目标就是把村庄建设得像花园一样美丽。”吴宝兹说,村里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已经完成村道硬化、自来水工程、污水管网、步行道等项目建设,同时深入开展“两违”“两乱”治理,村容村貌整治成效十分明显。
立足生态 发展绿色产业
穹坑原始森林
“保护自然,爱护家园”,芎坑村干群将这句话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选择产业发展时也从不忘立足生态。
芎坑村一带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独特的高山小气候十分适宜茶叶生长,至今村内还保留着一片古茶树。
吴宝兹介绍,以前虽然家家户户种茶,但是管理粗放、种植分散,为了进一步扩大茶叶种植效益,村里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为村民提供优质茶苗,让茶叶成为村民增收的“金叶子”。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芎坑村最亮丽的“绿色名片”,近年也吸引了年轻创业者慕名前来。
2015年,福建农林大学博士张翔被芎坑原始森林丰富的昆虫资源所吸引,通过寿宁县人才引进计划来到寿宁,开展昆虫研究。
考虑到在城市生活的孩子很少有机会接触原始风貌的大自然,张翔将芎坑村一座废弃村小学改造成夏令营基地,吸引寿宁、福州等地的孩子前往大自然探索昆虫奥秘。
去年,毕业于西南大学动物医学专业的朱桂勇经过多次考察调研,也看中了芎坑村这块宝地,在此地建立淡水虹鳟鱼养殖基地。
“虹鳟鱼是一种冷水性塘养鱼类,对养殖区的水质要求较高,芎坑村海拔较高,夏无酷暑,水质优良,非常适合虹鳟鱼的生长。”朱桂勇说,虹鳟鱼养殖的难点在于鱼苗孵化、疾病防控,经过一年半的养殖,鱼苗可长至2斤多,能满足上市销售的标准。
坑底乡相关负责人表示,生态资源是芎坑村的最大优势所在,下一阶段在继续发展茶叶、蔬菜产业的基础上,将围绕古茶树保护、夏令营、淡水虹鳟鱼养殖、摄影、白鹇等基地建设,以绿色产业引领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