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持续选派党员干部驻村工作纪实
2019-07-25   作者:闽组轩   来源:福建日报

把初心和使命书写在八闽山水间

闽山闽水物华新。这里,草木馥郁,风景正好。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大力倡导、亲自推动选派党员干部驻村任职,省委、省政府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的宝贵精神财富,弘扬“四下基层”、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持续加强第一书记队伍建设。省委书记于伟国指出,选派干部驻村工作是一项功在当前、利在长远的全局性举措,要完善选派管理长效机制,发挥第一书记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自2004年起,省委连续选派5批1.8万多名干部驻村任职,把能打硬仗的干部派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最前沿;持续强化激励保障,对表现突出的驻村第一书记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或晋升职级,对省派驻村第一书记每人还配套20万元~30万元发展经费,极大推动了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向农村倾斜。

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拔寨的决胜阶段后,越要集中优势兵力打攻坚战。2014年以来,省委进一步加大选派党员干部驻村工作力度。全省投入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帮扶资金累计达29.7亿元,实施项目8114个;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号召广大驻村第一书记深入学习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引导他们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第一线发挥自身优势,干事创业、服务群众。如今,由这些驻村第一书记组成的脱贫生力军,正聚沙成塔,改变着贫困群众的生活。如今,一些收入低、产业弱、环境差、人心散的薄弱村正破茧成蝶换新颜,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进一步得到巩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成效明显。

组织作保证,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有了主心骨

“给钱给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

做好农村工作的关键在于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驻村第一书记深知,打造一支永不离开、接续奋斗的红色工作队,农村发展的星火才更能燎原。

“要解决好村里的事情,关键要做好‘人’的工作。”厦门市水利局派驻同安区汀溪镇造水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陈昌国,在驻村伊始就走村入户、夜访夜谈1000多人次,敏锐发现村“两委”班子长期存在着矛盾隔阂,下决心化解。人的工作往往很难做,有的班子成员认为外来的和尚其实念不好经,消极配合。他迎难而上,磨破嘴皮子,绞尽脑壳子,采取“逐个深入谈、开会集体谈、共事撮合谈”等方式,引导村“两委”认真检视自身存在的问题,深化彼此的认识,终于让个别村“两委”冰释前嫌,造水村软弱涣散的面貌得到根本改变。

当前,一些基层组织运行中存在冗员现象,个别在岗人员不作为不担当。省委组织部派驻寿宁县鳌阳镇龟洋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陈坤生给村里开的第一个药方,就是把冗余的“六大员”队伍进行精简。他向人情亮剑,坚决顶住压力,凭着一股子韧劲,勇敢打破一些岗位“终身制”“世袭制”的惯例,公开重新竞聘,梳理整合11个岗位,提高每个岗位的津贴报酬。经过激烈的公开比拼,一批热心公共事务、农村工作能力强的人员顺利入职。曾经不出工、不出力的现象消失了,环境卫生整治、清除违章搭盖、开展文化活动等各个条线都有了一支活跃的队伍。

村级组织后备力量是农村发展的潜力股。怎么把这支队伍建好建强,是莆田市委组织部派驻仙游县社硎乡田利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陈立广思考的头号问题。他聚焦流动人才党员这个主体,积极探索管理机制,与所在单位联合成立党员“红色驿站”,组建党小组,将村里在外经商的党员纳入其中管理,在城里为他们安了一个“家”。他知道,这将增强流动人才党员的归属感,一旦条件成熟,这群“候鸟”自会归家返林,田利村未来发展定将后继有人。

驻村第一书记们在学习扶贫脱贫战略思想中坚定信心,用绣花功夫抓党建促脱贫,在广泛宣传发动党员干部群众中凝聚共识,扶起基层干部责任之志,扶起党员干部致富带富之智,扶起群众自强之志。

产业挑大梁,点燃增收致富、引才兴村的新引擎

特色产业是解锁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近年来,我省驻村第一书记牢牢抓住“产业”这个关键,落实“村级集体经济三年行动计划”,立足村情和资源优势,制定、完善各项发展规划1.8万余条。蓝图既定,驻村第一书记用汗水浇灌希望,用脚步丈量沃土,帮助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基地7500个,探索出了“订单农业”“企业+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驻点村集体“造血”功能增强了,村民口袋鼓起来了。据统计,全省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面消除,培养致富带头户2.4万个。

寿宁县下党乡,地处闽浙两省三县交界,在当地素有“西伯利亚”之称,曾经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电灯照明、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场所。这里是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思想的策源地和实践田,他“三进下党”的故事在当地口口相传。新时代,如何带领下党村党员群众走好总书记指引的幸福路?这一直是萦绕在省委组织部派驻下党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曾守福心头的一件大事。驻村任职后,曾守福上千次来回奔波在弯曲狭窄的进村公路上,要么怀着焦虑出村,要么怀着喜悦进村,克服了母亲心脏病住院不能尽孝探望、幼儿持续高烧无法回家照料等诸多困难,硬着头皮、厚着脸皮、饿着肚皮、磨破嘴皮,将原来一家一户零散的茶园进行整合,建成全国首个可视化扶贫定制茶园“下乡的味道”,搭建“互联网+物联网+传统农业+合作社”的精准扶贫新模式,把大山深处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单单茶园这一项就为村民增收400多万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长10多万元。

省公安厅派驻闽清县东桥镇义由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张兆雄,是400多名省派第五批驻村党员干部中少数的几个“85后”。义由村的特色农产品蜂蜜,因为缺少销售渠道和质量认证,销路平平。张兆雄不辞辛苦,一趟趟跑福州,邀请养蜂专家到村调研指导;将蜂蜜送至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检验,拿到大卖场“准入证”;积极争取福州美食大咖马语,利用美食社群代销蜂蜜。他三过家门而不入,家人问他什么时候回家歇一歇,得到的回答总是“再等等”“再等等”……在他的带领下,村民从不敢养蜂到争着养蜂,成立了蜂业合作社,年产值达150万元。

“不搞精深加工,粗放卖资源,农民赚不到钱,人才也没有落脚的地,乡村振兴无从谈起。”中核国电漳州能源公司派驻诏安县官陂镇光坪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林达三深刻认识到,必须加快建立有一定精深加工能力的农业产业。没等春节假期结束,林达三就匆匆收起行囊,告别家人,早早回到村里,同返乡过年的外出青年交心谈心,鼓励他们回村发展。他还自掏腰包,带领村主干到外地拜访诏安籍企业家,动员他们提供支持,回报桑梓。在他的努力下,村里筹集资金400多万元,建立青梅加工厂,组建合作社,20多名青年技术骨干返乡就业,吸引50多名农民入股,推动每位入股村民年增收数千元。

为民强担当,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不把群众的事情办好办实,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就是一句空话。

驻村第一书记把群众视作自己的亲人,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发挥个人和派驻单位优势,做群众最“盼”的事、抓群众最“怨”的事、帮群众最“难”的事,赢得了群众的好口碑。

寿宁县武曲镇大韩村是传统农业村,村民以种植茶叶、脐橙和养殖淡水鱼为生。省委组织部派驻该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周圣义清醒认识到,要让村民获利更多,提高本领和素质很重要。他一次次往福建农林大学跑,大力推动村里和该校继续教育学院合作,成立“大韩农民大学”,为村民提供农业生产技术、政策法规、家庭教育等培训。然而,有些村民认为抓紧时间干活才是正道,没必要花时间学习。周圣义苦口婆心,拿出技术农民发家致富的典型案例,一次次做村民的思想工作,最终找到了“最大公约数”。村民参与培训的主动性提高了,每次上课,教室里总是挤满了人。村民的种养方式更科学,日子越过越红火。

省人民检察院派驻屏南县岭下乡开源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洪山,曾在清流县李家乡鲜水村驻村任职三年,让鲜水村的面貌焕然一新。他来到开源村烧的“第一把火”,就是把村民急盼的进村主干道修好,把人心聚拢起来。然而,拓宽村道需拆除乱搭盖的建筑2万多平方米,征迁量巨大。洪山暗下决心,再苦再难,路也必须修。他开始了福州、宁德、开源间来回的奔波,一边筹措资金,一边做道路拓宽所涉及村户的拆迁工作。那段时间,除了在外跑资金,洪山都泡在村民家里,和他们拉家常、讲政策。对抵制征迁的陈民隐,洪山锲而不舍,多次登门拜访。陈民隐见他天天来找,心中有所让步,但还是撂下一句狠话“如果真的看得起我,就喝下这6大碗米酒”。洪山二话不说,硬是灌下了6碗酒。功夫不负有心人。正是洪山一次次以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心交心做群众工作,才使长1.2公里、宽6.5米的开源大道顺利竣工。村民逢人就夸:“我们村真是来了个好书记!”

说起原省卫计委派驻连城县四堡镇田茶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樊万东,村民邹洪降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要不是樊书记的帮助和各级部门领导的关爱,我孙女再也长不高了。”他的孙女小涵(化名)患上较为罕见的矮小症,家庭无力承担巨额医疗费,只好中断治疗。樊万东了解情况后,及时向“娘家”原省卫计委求援,积极协调对接,很快就联系上省妇幼保健院专家会诊治疗,并帮助筹集各方面扶助资金10万元。经过两年多的治疗,小涵长高近20厘米,她的家人感激涕零。

治理刮新风,良法善治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难在农村。驻村第一书记聚焦乡村治理这一重大而颇有难度的课题,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强化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推动乡村社会治理有效、充满活力、和谐有序,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省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派驻龙岩市永定区高头乡高东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龚志民坚信,乡村治理不强关键在于制度建设不到位。寒风中,冷夜里,30多个日日夜夜,龚志民裤袋里插着一个本、一支笔,挨家挨户调研,先后召开村“两委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10多场,统一干部群众思想。党员群众有意见,他拿出规章制度一条一条解释;村“两委”有疑虑,他一个一个做通思想工作。终于,村级议事制度建立起来了,项目和资金管理严起来了,民心聚起来了。龚志民驻村3年,软弱涣散的高东村涅槃重生,从上访村、脏乱村、“空壳村”变成了和谐村、美丽村、旅游村。

培育淳朴民风是强化乡村治理的重要一环。在漳浦县委组织部派驻漳浦县长桥镇东升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石琼城大力推动下,村党支部投入20万元打造东升“红军之家”,把党的十九大精神、乡村振兴战略等以芗剧吟唱的方式传唱,用东升人熟悉的“方言三句半”来演绎乡规民约,组织开展“你眼中的东升”征文、印象东升绘画等系列活动,提升打造农民书屋、文化广场,引领群众唱响文明新生活。

在完善乡村治理的大道上,省发改委派驻长汀县新桥镇鸳鸯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吴冬梅也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鸳鸯村艰苦偏远、矛盾复杂。吴冬梅以村为家,深入调研、潜心钻研,一年多的时间,她硬是磨破了3双牢固的运动鞋……在吴冬梅带领下,鸳鸯村完善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规则、村“两委”坐班值班、“三重一大”会议研究投票、周工作例会、贫困户重大疾病慰问、保洁员村民集体监督、自来水招标等多项制度,并进行了殡葬改革,规范了村级组织工作事务。“四议两公开”“六要”群众工作法在这个偏远山村变成常态,变成街头巷议中的寻常字眼。乡村善治新格局得以构建,文明新风徐徐扑面而来。欣欣向荣、井然有序,成了十里八方对鸳鸯村的“鸳鸯印象”。

克难显党性,因初心而勇敢,因使命而前行

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

一枚小小的党徽,承载着的是一名党员对党痴心不改的忠诚和对人民甘于奉献的情怀。驻村任职,既是对个人工作能力的检验,也是对党性修养的锤炼。第一书记克服方方面面的实际困难,舍小家、顾大家,在基层一线扑下身子、真抓实干,任劳任怨、忘我工作,为推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付出了心血和汗水。

董立开、熊晓珍,人称“驻村第一书记夫妇”。三年前,董立开是省财政厅派出的驻村第一书记。三年后,他的爱人熊晓珍从丈夫手中接过了使命与担当这把接力棒,来到长汀县三洲镇小溪头村党支部担任第一书记。村里的工作繁重,不得不牺牲与家人团圆的大部分时间。明知是苦差事,熊晓珍、董立开夫妻二人仍然先后选择奔赴乡村,在艰苦的驻村路上携手同行。这个家为此要付出的代价也显而易见。双方父母年迈体弱,夫妻聚少离多,还有一个正在上小学的女儿需要照顾和陪伴。如今熊晓珍去驻村,照顾孩子的担子就落到了董立开一个人身上。身在龙岩的熊晓珍,则只能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回到女儿身边,尽量弥补驻村期间对女儿的亏欠。

东山县交通运输局派驻东山县杏陈镇大产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徐长华,不仅是他个人驻扎到村里,还动员妻子从诏安县城的小学,申请到大产村所在杏陈镇的一所小学支教,甚至把女儿也接到村里上幼儿园,等于是把家安在了大产村。个别人戴着有色眼镜看他,说他只想着自己,为了驻村,把妻子、女儿都搭上了。他说:“驻点村就是我的大家庭,小家要服从大家、服务好大家,我把妻子、女儿都带到大产来,就是想有更多时间、更多精力帮村里做点事。”

组织部门既当严父,又当慈母,加强管理服务。省委组织部制定下发《关于加强驻村第一书记服务管理的通知》和《福建省驻村蹲点干部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建立“四全”工作机制,做到全程跟踪管理。各级组织部门领导在每批驻村第一书记任期内走访一遍,做到全面调研走访;以县为单位建立微信群,县乡党政正职和组织、农业农村等部门负责同志进群及时为第一书记答疑解难,做到全域建群交流;分级对每位驻村第一书记任内至少培训一次,做到全员开展培训;定期召开座谈会、现场办公,做到全程服务管理。驻村第一书记纷纷感慨:“娘家人既给我们送温暖、搭平台,也帮我们强本领、解难题,我们感到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心里暖暖的,身上有力量。”

“双薄弱”村的每一尺每一寸,都活跃着驻村第一书记的身影。他们,是脱贫攻坚的领航者,率先垂范,扑下身子到村里去,抓调研、议思路、定方向,同群众一起苦、一起干。他们,是脱贫攻坚的战斗员,打头阵、当尖兵,抓党建、促脱贫,团结带领群众找良方、拔穷根。他们,是脱贫攻坚的服务员,把田间地头、山林水渠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梦想舞台,作为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前沿阵地,沉下身子,带领村党组织和村民苦干实干,擂起温暖幸福的鼓槌,奔向美好的新福建。

责任编辑: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