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棕艺:一蓑烟雨迎新生
2019-06-27   作者:陈晓燕 黄起青   来源:福建日报

六月的闽东,梅雨不停,让周宁县礼门乡仕本村村民李树文又怀念起熟悉的蓑衣的味道。但和别人不同,已过知天命之年的他,其实是编织这种味道的高手。

  出生在棕衣世家,如今是宁德市棕衣编制技艺的传承人,李树文懂得每根棕绳的脾性,正用一双巧手编出属于棕艺的新姿态。

  曾是“高级定制”

  “棕叶做的东西,防寒防潮,好多年都不会坏。”李树文指着作坊墙上挂着的旧棕衣自豪地说:“几十年前的东西现在穿,再大的雨,都不会淋湿。”

  “串串蓑衣种种田,弹弹棉花过过年。”千百年来,蓑衣(又称棕衣)一直为樵夫、耕者和渔民遮风挡雨。上世纪70至90年代,礼门乡可谓“棕衣之乡”,特别是在仕本村、芹源村等地,至少三成人家以编织蓑衣为业。李树文的父亲、今年85岁的李光铃回忆说,以前蓑衣每件可卖几十元至上百元,相当于普通人家半个月的收入,他就是用这项技艺养活了一家老小,每年还被请去外地制衣。

  耳濡目染,李树文刚上初中就当起父亲的贴身学徒,成了家族第四代棕衣制作传承人。他介绍说,扎扎实实做一件棕衣,至少要3天。一件棕衣有领口、披肩、前裙和口袋,都要用棕绳连在一起。不同部位的编织打法都不同,用针也多样。用针时,李树文会将针头点在茶油上,起到润滑作用。不然,针头不长眼,扎到手上疼得龇牙咧嘴是常事。

  由于价格昂贵,每件棕衣可以算是“高级定制”。“提前一天搓好棕绳,再上门看订户的高矮胖瘦。我溜一眼,棕衣尺寸心中就有数。”李树文做的棕衣针脚细密,尺寸合适,买家都称赞。

  “手艺人活计做得好,走到哪都受人尊敬。”李树文说,每每看到“斜风细雨不须归”的风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景致,都会为自己拥有一门好手艺而自豪。

  “传统符号”求变

  时代变迁,蓑衣很快被各种雨具取代。随后,弹簧床、席梦思及塑料扫把的出现,也让棕垫、棕扫帚等棕制品乏人问津。“棕叶烂在树上也没人采”,靠棕艺谋生的村民纷纷另谋出路,李树文也不例外。

  人在他乡,每每看到有人用棕刷泡茶,或用蓑衣做装饰,“心里就感到特别亲切”。2009年,李树文选择回乡重拾技艺。他受到装饰品的启发,将原本1米多长的棕衣缩小为8寸。迷你版的棕衣工艺品备受酒店、农庄喜爱,每年都要制作近百件。

  除此之外,李树文又忙着开发新的棕艺产品。一次,他偶然发现寺庙里的棉质拜垫容易失去弹性,他主动推销起自己做的棕制拜垫。因为经久耐用、防潮不易烂,棕垫的高性价比很快为人所知。小小的跪垫引起“连锁反应”,宫庙之间口耳相传,大批订单找上门来。“我们的产品主要销往广东、江西、河南、四川的宗教场所,一年可卖好几千件。”李树文说。

  非遗技艺“变现”

  与此同时,周宁县将李树文确立为棕衣编制非遗传承人,为他搭建各种展示平台。“连续两年,县里到福州举办旅游推介展,都会带上我们。在三坊七巷,很多游客当场求购小棕衣、棕垫,活动后还加购订单。”李树文开心地说,在县里的支持下,2016年他成为棕衣编制宁德市级非遗传承人,县文旅局还在鲤鱼溪景区民俗馆为他留了个展位。

  如今,李树文的产品花样繁多,小到洗茶具的棕刷,大到民宿酒店的棕包沙发或装饰……林林总总的棕艺制品一年可以销售近万件,产值可达30万元。

  以“新姿态”重回大众视线,周宁棕艺的新生,也让仕本村一些村民重拾了老本行。“村里有五户和我一起做,我的父亲、哥哥也来帮忙。”李树文称赞道,“父亲宝刀未老,他一个星期能做五六个棕垫!”

  就连12岁的儿子,最近也开始在父辈身边“观摩学习”。李树文满怀期待地说:“孩子以后不一定得靠这个谋生,但这祖传的手艺不能丢,希望能一代代传承下去。”

责任编辑:明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