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陶瓷以“白”见长,白瓷的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早在宋元时期,德化就烧制出晶莹如玉的瓷器,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出口商品。近日,来到德化,体验制瓷过程
德化瓷是怎样炼成的?
李实温在开窑门,瓷器的烧成温度约1300摄氏度。
6月19日,夏日的午后,闷热难耐。德化县浔中镇世尊陶瓷公司制干坯车间,10多名师傅坐在操作台前,双手在快速旋转的小转盘上,搓出形状各异泥器皿。操作台的对面,堆着一包包泥巴。
51岁的李实温是德化桂阳乡洪田村人,从事陶瓷烧制工作20年,算是“年轻”的老师傅。他告诉,这可不是普通的泥巴,是著名的德化白瓷原料“瓷泥”。
德化瓷业延续千年,与得天独厚的瓷土资源分不开。上天眷顾,让这个藏在深山中的小县拥有非常丰富的瓷土矿,几乎18个乡镇都分布有瓷土矿,种类多样,更重要的是铁、钛等杂质含量低,质量好,烧后白度高。
拉坯、修坯,五年方具功力
揉泥是制作瓷器的第一步。
李实温用线切一块事先和好的泥,放在桌案上,像揉面一样揉起来。他说,要匀速向一个方向揉,把泥揉匀揉透,将里面的空气都挤出来。如果没揉匀,器皿各个部位烧制后收缩程度就不一样;如果残留空气,烧制时瓷可能会炸裂。
一小块瓷泥搓揉了半个小时,他使劲拉扯,又用拳头砸了几下,点点头,满意地说:“成了。”此时,泥团更有韧性,手感细腻绵润。
“可以做造型了。”李实温说,现在做瓷器,瓷坯也有用机器或模具成型的,但档次比手工拉坯要低。德化白瓷眼下还是以手工拉坯为主。“从明代开始,德化瓷艺人就利用当地优质的高岭土,使用捏、塑、雕、刻、刮、接、贴等八种技法制作精美的瓷塑,釉色乳白,如脂如玉,色调素雅,享有‘象牙白’‘中国白’‘国际瓷坛明珠’美誉,成为中国白瓷的代表。郑和下西洋所带的瓷器,就有福建的德化瓷。”
拉坯就是将泥巴简单做出想要的瓷器的形状。在旋转的操作台上,拉坯开始了。李实温沾了点水在手上,双手护住,让泥团圆滑成型,随后握住泥团慢慢向上,及至顶端时用拇指扣住“圆泥柱”的中心,不一会儿,一个碗状的坯就做好了。
之后,湿漉漉的坯要放在阴凉通风处,晾至半干,才能进行下一步——修坯。因是手工捏制,刚晾干的瓷坯没那么精细,要进行修坯。
只见师傅们用不同的刀具对坯的各部位进行修理。长刀、短刀、弯面刀……9种刀被用来应付不同的造型。修坯时,要保持绝对的安静,哪怕是喘气,都可能让刮蹭的厚度有所偏差,从而毁了瓷坯。李实温说,这样的气定神闲,练上五年左右才能初具功力。
修好的坯经简单素烧,模具才算是真正成型。
瓷器烧成后,李实温从窑膛里拉出窑车。
一窑烧12小时,人须盯着
做好模具,就是上釉。上釉前,要将釉料在水中充分搅拌均匀,随后将模具放入釉料浸泡。拿起模具时,要把模具在油料中匀速旋转很久后才慢慢提起。只有这样,才能让釉料均匀吸附在模具上。
“更难的是烧制,陶瓷三分靠做,七分靠烧。烧制过程中,温度的高低、时间的长短、气候的变化、炉内气压的大小,每个因素哪怕有着细小的变化都会影响烧出的瓷的质量。”李实温说。
跟随他来到生产车间,推开大门,一股热浪扑面而来。八个大小不一的窑炉分布在车间内,大的有4立方米,小的也有2立方米。如今,德化告别了以柴火、焦油烧窑的历史,取而代之的是电、天然气窑。厂里两个大的天然气窑和六个小电窑都由他负责。
装窑了。李实温把安顿到安全位置,拉开大号窑炉厚重的门,顿时有被架在火上烤的感觉。“虽已停火几个小时,但余温还有60摄氏度左右。”说着,他把大小不一的坯有序摆放在轨道上的碳化硅板,摆满后,用8个支柱支撑住4个角,在上面又安放碳化硅板,就这样一层一层叠放。他说,叠板子时要正,适当留空隙,以便火焰通行。
两个小时后,大汗淋漓的他终于完成装窑。
“电窑更辛苦。要弯腰爬进去,从底下开始摆坯,一层一层往上叠。”他说,瓷器的烧成温度要1300多摄氏度,连续烧12小时左右。“烧制时,瓷上的釉料在流动,温度低了,瓷器很可能没烧透,高了,又可能让过多的釉料从模具上滴下来。所以,要时刻关注温度表的变化。天然气窑在升温过程中,要缓慢加气,全程出不得一点纰漏,人须盯着。”
窑炉的温度逐渐升高,车间温度也升高,就是大冬天也感觉像在桑拿房里。所以,对他们而言,生活中只有夏天,每天热得不想说话不想动,吃饭没胃口,一天到晚不停地喝水,还觉得口干舌燥。
“难度最高的是烧制,没有一份坚持,无法做到。”李实温学了整整10年,才算是出师。
李实温对传承有些忧虑。德化瓷的烧制方式全面从传统窑变成现在的“气窑”“电窑”,更环保、更方便、烧制温度更可控。“许多大师都学会使用现代设备。老匠人会用新手艺,可新匠人对老手艺知晓不多。老手艺传承千年,能赋予作品以生命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