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龙港在手工打造民族乐器
被扔掉的凳子、门板、床板、桌子、衣柜,这些在平常人眼中已无可再利用的旧家具,经过郭龙港的妙手,摇身一变成为精美的民族乐器。高胡、京胡、板胡、二胡、壳仔弦、六角弦、小管弦、大广弦、三弦、北弦、月琴、北月琴、手提琴、琵琶、中阮、南琶……昨日,走进龙海市榜山镇芦州村芦州路798号郭龙港的作坊,逐一观赏他手工制作的16种民族乐器。
郭龙港是闽南乐器家庭作坊的第四代传承人,当地人亲切地称呼他为“阿港师”。作坊的墙上挂着各种民间乐器,地上堆放着制作工具和木料。“用于制作乐器的木材种类繁多,有红木、小叶紫檀、黄花梨、酸枝木、黑檀木等,它们是从收购的废旧凳子、门板、床板、桌子等家具上拆除下来的。”郭龙港介绍。
55岁的郭龙港手工制作民族乐器有四十个年头了。他的父亲郭黄彬生前就职于漳州市木偶剧团,从事戏曲乐器加工61年,小有名气。郭龙港14岁便跟随父亲到漳州市木偶剧团学做民族乐器,在父亲的严格教导下,渐渐掌握了家族手艺,成为民族乐器制作好手。2013年父亲因病去世,郭龙港继承父亲的工作。从小就喜欢在制作乐器上搞点新花样的他,接手后尝试用不同的材质制作乐器,并在造型上做一些美化。试验后,他发现旧木头水分含量低,不易变形,做出来的乐器音色更好,便开始采用拆旧家具的木料来制作乐器。
长期制作乐器,郭龙港的双手长满了老茧,左手虎口处留一道长长的疤痕。他说,从事民族乐器制作很辛苦,早期制作时,很多木材的加工和打磨需要人工完成,“那时候没有电动锯木机,拿到大木材,只能用普通的锯子用人力锯开。锯的时间长了,手磨得通红,磨出水泡是常有的事情,一不小心手还会被划伤,往往是旧的伤口刚愈合,新的伤口又出现了。”
经过一路摸爬滚打,郭龙港制作的民族乐器凭借过硬的技艺和优美的音色而远近闻名,销往市区木偶剧团、各县区的戏曲剧团,甚至台湾、新加坡、印尼的一些商人也时常找上门来求教、定做。各地的民族乐器爱好者、好手也常到郭龙港的乐器作坊,探讨乐器制作,还吹拉弹唱相互交流。
郭龙港告诉,手工制作民族乐器成本高,并不怎么赚钱,且很辛苦,现在的年轻人不大愿意学。但为了让这门技艺传承下去,他会一如既往地坚守。近年来,为了维持生计和支撑制作乐器,他兼卖茶叶兼理发。他还积极为这门技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只希望这项经历四代人积淀、拥有上百年历史的技艺得以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