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镇污水处理厂“动”起来
2019-05-27   作者:苏益纯 郑凯 黄冰丽   来源:福建日报

1.jpg

长泰县武安镇一污水处理厂,工作人员每天采集水样。 

2.jpg

沉池用于沉淀污水中的泥垢。    游雪慧 摄

3.jpg

长泰县武安镇一污水处理厂的出水口排出一级A标水。

二三级管网不配套,污水进不来;污水浓度不够,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不畅……近年来,大量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出现建设难、运营更难的局面。有的乡镇污水处理设施闲置多年,沦为“晒太阳”工程。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对防治农村生活污水污染、改善河流水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如何让其有效运行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自2017年以来,漳州市推行农村污水治理PPP运作模式,企业运维、政府监管各司其职,加大乡镇污水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力度,乡镇污水设施运转向好的趋势已然显现。

“四没”问题 污水厂的“拦路虎”

“漳州最早建成乡镇污水处理设施的是角美、岩溪、靖城、杜浔、丰山、常山等乡镇。2014年,为改善重点流域污染状况,漳州市在九龙江流域1公里范围内及土楼保护区36个乡镇先行一步,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漳州市住建局村建科科长郭晓川向坦言,污水处理设施的投资非常大,配套管网的建设费用更是高得吓人。“建厂和管网的资金配比至少是1∶5。即投厂1000万元,管网配套至少5000万元。而同样1公里管网,乡镇收集的污水比城市少得多。如此,只能通过更长的管道或更复杂的工艺,才能收集足够多的污水。”郭晓川表示,基层财力较弱,完善污水管网的难度很大。

管网建设滞后,再加上“雨污不分离”等复杂情况,使得污水收集率低。外界常误认为污水来量少,污水处理厂成本降低。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不管来水量多少,污水处理厂的人工、电力、药剂等成本并未改变。更为重要的是,处理厂的细菌靠一定浓度的污水存活。“污水浓度不够,就会使处理厂细菌大量死亡,重新培育细菌费时又费钱。因此一些处理厂干脆不运行了。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可使用十几年,但不运行,两三年就会坏掉。”一位污水处理业内人士说。

此外,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布局分散、规模小、成本高,一些地方没有安排专项资金或无力兜底,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运维难以得到稳定的经费,基层专业管理团队、技术人员不足,无法保障源头截污工作,也影响乡镇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没钱、没人、没水、没法管,成为四大“拦路虎”。

“再难,也要迎难而上!”郭晓川表示,2017年,漳州市农村污水垃圾三年攻坚战役打响,计划用3年时间,实现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理顺机制 政府企业各归其位

初夏时节,芗城区浦南镇一处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工地正在紧张施工。与此同时,镇上居民的家中陆续接入了白色的污水管,所有的生活污水都顺着这些“毛细血管”最终汇集到日处理量200吨的浦南镇生活污水处理站。“我们的管道直接接到居民的厨房、洗衣间、卫生间,从源头上截污,不让一点一滴的污水落地。”中科同恒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宇说。

“漳州共有上百个乡镇,情况千差万别。人口多的乡镇,可以建立污水处理厂。人口少的,即便建立污水处理厂,也很难维持运行,可以采用人工湿地,或小型化一体化设施。”郭晓川说,例如郭坑、朝阳、石亭、金峰这些城郊乡镇,可以通过建管网,纳入城市污水管网进行处理。

仅今年,漳州13个县市区就推出农村污水治理PPP项目16个,总投资达63亿元。如此高昂的建设运营费,钱从哪儿来?答案正是漳州市所推行污水治理的PPP模式。每个县将乡镇污水处理厂打成一个包或者两个包,以特许经营权方式由企业建设运营,政府与社会主体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政府的财政负担减轻,社会主体的投资风险减小。

“中标企业参与乡镇污水处理处理设施的‘投、建、管、运’,合作期大多在10~15年。”郭晓川表示。为确保乡镇污水处理经费,各县市区还制定购买服务价格。同时,针对部分乡镇来水量少、处理成本高的问题,制定乡镇污水处理厂保底水量,来水低于保底水量的按保底水量支付处理费,从而保证运营方的合理利润。

在长泰县西区污水处理厂,污水形状不一的各类水池中,历经过滤杂质、生化处理、初沉调解、消毒等环节层层处理,水变得清澈。厂长杨庆能告诉:“有了资金保障,处理厂改造了工艺,并完善了管网。日处理污水从原来的1.5万吨提升为3万吨,出水水质从原来的一级B提升到一级A。”

“高标准高质量的污水处理设施发挥作用,离不开长效运维管理。然而,以前政府部门既要管建设又要管运维,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效果确实一般。”长泰县住建局分管污水的负责人林福金表示,现在企业、政府各归其位,乡镇污水处理设施移交给民企和PPP项目,相关部门将不定期组织抽检,包括污水收集量、出水水质等,分为优秀、及格、不及格这三个档次,在线监测系统获取的数据信息将被作为考核付费的依据。

撬动资本 建设还应契合实际

当然,PPP项目也遇到现实的难题:为防控隐形债务,银行放贷非常谨慎。资金流量不足,导致PPP工程进展不一。

其中,一些项目方通过“抱团运作”顺利融资。“我们是三家单位联合体,其中一家单位是地产公司。他们安排专人专项融资,资金已经批下来了。”张宇表示。而另外一些项目方,融资进展却不太顺利。“按PPP合同的话,银行融资70%,我们自有资本金30%。但目前融资批不下来,只能公司垫资。”长泰县纳川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王维建议,相关部门可以研究一套以项目收益抵押的融资方案,融资难题或许就能解决。

此外,为降低建设成本,乡镇污水处理厂一般选择在地势较低的位置,而这些地址又多为农地甚至是基本农田。“我们征地之前都要先去国土部门了解情况,避开基本农田。征完地还要在每家每户门前挖地埋管、接管到户。协调量比较大。”张宇表示,找地、征地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张宇建议,建乡镇污水处理厂之前,要对镇区的发展进行充分调研、分析。如果经过科学论证不适宜建,就果断地不上工程,免得浪费财力物力和人力,“把钱花在刀刃上!有些小乡镇的人口只有两三万,建300吨污水处理站已足以。他们却计划要建千吨处理厂,我觉得是极大浪费”。

截至目前,漳州市104个乡镇(不包括县城镇)中,共有82个乡镇建成污水处理设施。预计到年底,漳州可实现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覆盖。郭晓川认为,设施规划、建设好之后,还要注意建管并重。乡镇大多财力有限,再加上污水处理设施普遍规模较小、分布较散,很难做到站站都有专业管理人员。这些都要求相关设施运行成本不能太高、管理难度不能太大。接下来,管理人员还要定期学习管理知识,才能让设施真正发挥作用。“就拿人工湿地来说,虽然管理相对简单,但如果不及时对设施进行清淤,定期更新植物,污水处理效果也很难保证。”郭晓川说。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