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幸雅(右)在宁化河龙乡河龙贡米试验田专家工作站高级农艺师曾仁杰。(资料图片)
去年全国第一个农民丰收节,前往宁化探秘河龙贡米新生的故事。
河龙乡地处高山区,坡度大、地块小的地理特点决定了农产品种植难以产生规模效应。前几年,随着水稻育种科技日新月异,河龙贡米的米质优势和价格优势荡然无存。“没钱赚”,导致2000多户农户有的改种蚕豆、生姜等经济作物,有的弃耕外出务工。“农产品利润低、农田抛荒率高、村子空心化”的问题长期阻碍河龙乡脱贫之路。
在调研中了解到,河龙贡米产业的主要症结在于品种老化。果不其然,在设立院士工作站、品种选育、统一种植标准后,昔日贡米擦亮金字招牌,重新焕发生机,“飞入”寻常百姓家。去年,河龙乡的683户贫困户共种植3145亩河龙贡米,原本无人问津的大洋梯田成了香饽饽,农民耕作甚至成了河龙一景,梯田饭庄、采摘园也多了起来,河龙乡正呈现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态势。
通过蹲点,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步入新时代,农业要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必须充分运用科技力量、转换经营理念、引入新兴企业主体,摆脱低效益、低附加值的粗放特点,让老百姓有信心,脱贫攻坚的干劲儿才会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