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新型职业农民 种粮种出新花样
2019-05-14   来源: 福建日报

5月2日,尤溪县西城镇文峰村的李名旺,一早就急匆匆开着农机下田整地。可这块地并不是他家的。

“200亩地,都是客户从村民那流转的,我们合作社全程代耕代种代收,到时以每公斤3.86元的价格销给客户,农户的鞋子连泥巴都不用沾。”李名旺是龙洋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今年,他们除了自己合作社的1500亩,还为周边乡镇的农户提供服务。“过去,农户不放心,我们在地里干,他们在田头看。如今没了踪影,为啥?放心了呗。”

尤溪是国家和省商品粮基地县,每年可提供商品粮3万多吨。值得一提的是,再生稻再生季单产的世界纪录先后7次在尤溪被刷新。然而,随着种粮比较效益降低和劳动力老化,也带来土地怎么种、农民谁来当的新问题。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群体,以李名旺等为代表的一批“新农民”的涌现,让种粮有了新花样。

种什么?看市场。

优种的类别包含好吃、专用等,如传统的高杆糯米,因为产量不高,一度没人种,但用它酿得酒很香,做的糍粑也更软糯,所以又恢复种植,还卖出了更高的价格。

李名旺今年准备主推泸优明占、甬优9号等优质稻品种。“普通的品种不好卖,往往只能以最低收购价给粮站。市场需要的,才会有好价格。”

台溪乡清溪村的郑世宽,今年准备扩大水稻制种面积,他成立的稻丰农机专业合作社去年制种2000多亩,卖出100万公斤种子,产值1300多万元,被认定为省级农民示范社,带动120多人增收致富。

怎么种?农机大军。

高速插秧机,一架顶二三十人;喷药用上无人机,上百亩一扫而过,喷洒均匀,病虫害不留死角……随着耕种面积逐年扩大,稻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农业机械设备越来越丰富,目前已有各种大中型设备100多台套,包含制种插秧机、高速插秧机、收割机、植保无人机等,实现全程机械化。

尤溪县农机中心副主任纪承华说,目前全县已有农机合作社70家,其中具备可独立完成1000亩以上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能力的合作社有9家。去年,尤溪水稻综合机械化率达74.4%,被列入今年全省水稻全程机械化试点县。这对山区县而言,实为不易。

机械化显著降低成本。“农机干活又快又好,我们可以进一步扩大规模。”种粮大户胡玉奇去年水稻种植面积120亩,今年扩大到近400亩:交由农机合作社,每亩只要370元,扣除农业部门的社会化服务补贴,我们大概只需250元,以往这些环节的人工成本至少600元。

怎么卖?搞加工,打品牌。

长期以来,农民的稻谷很少直接销往市场,只能卖给粮库或经纪人。去年,龙洋农机专业合作社日产30吨的优质米生产线一投产,就尝到加工的甜头。加工出的米和糠,每公斤新增利润0.6元。

紧接着,他们注册了“福尤洋”品牌。通过整片规划,实行品种、育秧、插秧、防控、烘干等多个统一,让绿色种粮成为可能,实现了品质稳定可控,去年优质米批发价每公斤超过5元。

今年龙洋农机专业合作社干劲更足了,为了拿下更大的单,龙洋农机专业合作社又和镇里的另外两家合作社组成洋中联合社。

主动选种优质稻,实施绿色生产,延伸加工环节,提升农产品附加价值,这些新花样,正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鲜活写照。

“今年全县水稻种植26.4万亩,优质率可达85%以上。”县农技站站长林祁说,新经营主体涌现,让国家和省里的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适度规模经营补贴、社会化服务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有了抓手,效果更好。“接下来将重点推广特种稻米、高山优质米、再生稻和梯田优质米等优质稻,打造和培育‘朱子’大米公共品牌,提高优质稻米的附加值。”


责任编辑:明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