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伏龙拿着他誊写的畲族民俗手抄本。
五一期间,福安市康厝凤洋畲族文化站的几十本畲族民俗记事本,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畲族同胞的目光。
“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要把畲族文化传承好!”今年63岁的钟伏龙感慨地说道。为了传承畲族文化,钟伏龙行走了上百个畲族村寨,参与了上百场畲族民俗仪式,拜访了上百个畲族老艺人,整理出200余万字的畲族传统文化习俗的文字材料,收集了上百件畲族生产生活物件……宁德市政协文史委员王道亨说,在没有官方记载的情况下,可以说钟伏龙的手抄本是目前全国最全的畲族风俗记载。
“金风送喜来,锣鼓敲起来……”每逢节假日,夜幕下,康厝乡凤洋村“凤翔锣鼓”的鼓声一浪高一浪,响彻整个山坳,凤洋畲族村民用传统的方式来祈福丰收。“凤翔锣鼓是我们的‘集结号’,节假日一听到密集的锣鼓声,村民们就会齐聚广场,在鼓声中唱歌跳舞,歌唱幸福的生活。”村民钟凤娇笑着说。村民们引以为傲的“凤翔锣鼓”享誉全省,离不开钟伏龙的努力。该村于2011年3月成立了锣鼓队,在钟伏龙的组织和指导下,濒临失传的有着360多年历史的“凤翔锣鼓”得以重焕异彩。
1982年,钟伏龙到凤洋畲族文化站工作,此后他一直致力于畲族传统文化的挖掘、传承和保护,先后被评为:福建省基层“最美人物”、“省优秀农家书屋管理员”、“中国文化馆榜样人物”、“全国艺德标兵”等。在他的努力下,1997年凤洋村获得福安市“畲族文化艺术之乡”的荣誉,2006年被命名为“畲族文化重点村”,2008年7月被列为首批畲族历史文化名村。
凤洋畲族文化站的书架上,几十本手抄本格外引人注目。“砍柴也要伴柴栏,摆船也要伴旗杆;船那不漏水不入,与你无缘起头难”“一送黄金一百两,送郎回转读文章;文章用语用心读,你想文章莫想娘”……这些畲族歌言都是钟伏龙亲手抄写的,凝聚了他几十年的心血。文化站的农耕文化展览室内,陈列着钟伏龙多年努力搜集来的农耕器具和畲族传统服饰等,其中的木锁、草鞋机等器具现在已难得一见。如今,凤洋畲族文化站既是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的精神家园,也成为游客深入了解当地畲族文化的重要窗口。
钟伏龙回忆他刚工作时,文化站设在村里的一个土房中,除了10多本图书外什么都没有。条件虽然简陋,却不能阻挡他传播畲族文化的热情。为了开展畲族传统文化活动,钟伏龙除了平时在村里不定期举办小型盘歌活动外,还与福安市政府有关部门联合举办大型畲族歌会活动,每届歌会,参加的畲族群众都在万人以上。令钟伏龙自豪的是,自从1984年在凤洋村举办第一届歌会后,这种由民间或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盘歌活动,在福安市畲村畲寨迅速普及。
“畲族有语言,却没有文字,要把畲族方言变成相对应的汉字,是记录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加上畲族习俗多而杂,且相互融入,整理起来更加困难。但再困难我也要将它们记下来,传下去!”钟伏龙自担任文化站站长起,就开始了畲族传统文化习俗的搜集整理工作。让钟伏龙印象深刻的是,1990年6月,他了解到康厝乡牛石坂自然村老艺人雷全妹熟知畲族婚丧嫁娶的习俗与歌言,20多次到雷全妹家拜访,他的真诚打动了这位老艺人,老人便用了1天的时间,把她所熟悉的习俗和歌言说唱出来,让钟伏龙全部记录下来。一个月后,雷全妹老人就过世了,但她留下的婚丧习俗和歌言的记录,填补了《闽东畲族文化全书》的空白。
有了这次经历后,钟伏龙一旦打听到哪村有老辈知晓畲族某一方面的习俗,就第一时间登门求见,当场予以记录。在搜集关于畲族丧葬习俗和歌言时,他遇到了困难。由于丧葬歌言平时没人唱,都是村民们在老人去世时现场唱现场学,并没有人专门教授,也没有文本资料。钟伏龙最初搜集时没注意到风土习俗的忌讳,为此没少挨骂,但他并不气馁,总结经验后,他就利用老人独自一人时,几番好言好语,掏出窝在老人肚子里的哭丧歌言。功夫不负有心人,截至目前,钟伏龙已基本收齐了“衣食住行,婚丧喜庆”等方面的畲族传统文化习俗,并整理出200余万字文字资料。这些生动具体翔实的资料,为传承和弘扬畲族文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37年的坚持,让钟伏龙成了畲族文化习俗的“活字典”。福安市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雷卫平说,已经邀请钟伏龙编写《福安畲歌》,把他珍贵的200万文字材料,按照分类编撰出版,为畲族璀璨的文化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