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刘氏留青竹刻:刻刀在竹片上行走,艺术在创新中传承
2019-05-05   作者:吴炳端   来源:东南网

1.jpg

刘建新的工作台

2.jpg

刘建新在创作中

“留青”是与书画、雕刻相结合的一种独特竹雕手法,是书画艺术在竹皮上的再创造。留青竹刻,是利用薄似纸张的竹皮不同层次颜色表面,融雕刻、书画、诗文、印章、造型于一体的工艺品。因取材于高雅的竹子,又能雕刻出水墨画般的效果,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2014年11月,莆田留青竹刻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3.jpg

刘建新作品

“闽派竹刻”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759年(清乾隆24年)第一代竹刻大师刘材成,传至今已到第八代。刘建新,是莆田刘氏留青竹刻的第八代传承人。刘建新的竹刻工作室位于莆田荔城区黄石工艺美术城。工作室内,陈列着已经刻好的笔筒、臂搁、镇纸等文房用品,以及与木工艺相结合,形成屏风、插屏、挂幅之类的作品。据悉,刘氏留青竹刻大都刻在笔筒、臂搁、镇纸、折扇等之上,成为文人案头之雅玩;而与木工艺相结合的,则以深色硬木作底座背景,镂刻屏风、插屏、挂幅等作品。

留青是古人的一种技法,把要的竹青皮留下来,不需要的地方铲掉,顾名思义叫“留青竹刻”。莆田刘氏的留青竹刻运用描、刻、挖、刮等技法,利用竹皮与竹肌不同的色差,结合中国画的笔墨元素,巧妙地在薄薄的一层竹皮上做文章,表现笔墨、意韵和刀味。想要创作出优秀的留青竹刻作品,除了精湛的雕刻技术,还需要在诗词、书法、绘画、篆刻甚至哲学、美术理论等方面有所见解。刘建新坦言,“雕刻技术已经比较得心应手了,但是学无止境,还是要多看书,多感受美,有时学习过程中也会产生灵感。”

此外,留青竹刻从选材上也颇有讲究。刘建新告诉东南网,选用的竹子竹龄一般在三年左右,表面完好没有虫斑,生长地背阴有遮挡,竹子才不易裂开。采回来竹子经过破竹、煮沸以及防腐防裂处理后,用特制的竹篾擦拭干净,再经过数月的晾晒,直至竹青层颜色变淡近似象牙。为了保持作品的稳定,经过处理后的竹子需存放5年以上没有裂痕,才能用于作品的雕刻。

4.jpg

去皮留青作品

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刘氏留青竹刻在发展过程中尝试把青皮全部去掉,创新出去皮留青技法。“留青竹刻的竹子利用率只有10%左右。对于一些表皮虽然有斑点、有损坏,但是底竹还完好的竹子,为了不造成浪费,我们把竹皮刮掉,在底竹上进行刻画。”刘建新说。此外,刘建新还充分吸收融合玉、石、木、砖、牙、角等其他材料的雕刻技法,把阳雕、阴雕、浮雕、留青等技法同时运用到一个作品中,从而创造出留阳去阴雕、陷地阳文雕、薄文皮刻三种创新技法,为传承发展奠定夯实基础。

留青竹刻是小众艺术品,如何让留青竹刻为更多人所知并传承下去,是刘建新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刘氏留青竹刻传承至今,已经跨越了家族传承的局限。十多年前,刘建新的师父刘志高已经开始收徒传艺,但最终能够坚持下来,并一直从事竹刻的只有刘建新一人。

5.jpg

刘建新指导徒弟创作

如今,刘建新也收了一些徒弟,但学习竹刻的徒弟中能坚持研究竹刻的还比较少,真正掌握到留青竹刻技艺精髓的更是凤毛麟角,传承这项技艺还有着很长的路要走。“其实我也理解大家都需要考虑基本的生存问题,而且实际学习过程中也确实比较枯燥。我自己一开始是因为感兴趣,才跟着堂叔(刘志高)学习竹刻的,所以兴趣还是很重要的。自己也曾想过放弃,但想想这么多年的努力不能白费,才坚持下来了。”刘建新谈起自己学习竹刻的经历时说。

刘建新说,接下来,他将与一些学校开展合作,开办留青竹刻兴趣班,让学生了解、体验留青竹刻,并制作简单的作品。同时希望在各级部门的重视关怀下,整理和保护留青竹刻相关史料和作品,不断扩大宣传,取得更多人的认同与关注。

6.jpg

刘建新作品(中)与正在构思中的作品

延伸阅读:

据资料及实物考证,国人利用竹材雕刻,始于唐代,但因竹子不易保存,很难传下来。从明代开始,文人艺术家们在前人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把竹刻从比较简单的、以实用为主的工艺品,提高到比较细致的,以欣赏为主的艺术品,并逐渐形成了一种专门艺术,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到了清代,雕刻的形式更是有了较多的变化,产生了深雕、透雕、圆雕、阴刻、留青等诸多雕刻手法。

7.jpg

去皮留青作品(局部)

责任编辑: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