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山下的集成式精准扶贫
2016-07-12   作者: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大青山下的集成式精准扶贫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实施“十个全覆盖”的调查与思考

  本报 夏树 张五四 李朝民

  “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三年前,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似乎也面临着这样的尴尬。三年后,这里的乡村因为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而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一个个整洁亮丽的村庄,像明珠一样镶嵌在大青山脚下。

  7月上旬,用一周时间在呼和浩特市的乡村走访,零距离聚焦“十个全覆盖”。这是2014年初启动实施的一项惠民工程,计划用3年时间对所有的乡村,实施包括危房改造、安全饮水、街巷硬化、电力村村通和农网改造、村村通广播电视和通讯、校舍建设及安全改造、标准化卫生室、文化室、便民连锁超市、农村牧区常住人口养老医疗低保等工程。

  53岁的李金平,是呼和浩特经济开发区沙尔沁镇小什拉乌素村村民。过去,他因智障没有经济来源,生活很困难,住在土坯房里,一遇上雨天,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如今,在“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惠及下,政府帮他进行危房改造,免费给他建了40平方米的新房,办理了低保、残疾补贴等,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李金平只是许许多多受益贫困户的一个代表。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书记那顺孟和说:城市里建设高架桥,要不要修,当然要修,如果不是着急的话,可以缓两年,可以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十个全覆盖”,更好地惠及百姓生活。我们在落实自治区“十个全覆盖”过程中,确立了“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全’字、先易后难”的16字指导原则,走出了一条集成式精准扶贫之路。

  从困难处着手,在“精准”上下功夫

  在中,与交谈的市旗县区干部们认为,“十个全覆盖”是老百姓盼望已久、雪中送炭的大好事。

  呼和浩特市要求全市所有副厅级以上领导和旗县区“一把手”联系包扶村。市委组织市直和旗县区直单位入村帮扶,每个村、每个项目、每项工作都有详细的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组织部门向所有行政村分批次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帮助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

  位于黄河岸边的清水河县,境内沟壑纵横、丘陵山地占到总面积的90%,自然环境差、人居分散,全县还有4506人生活在贫困线之下。该县把“覆盖”与“转移”并重,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在城关镇贾家湾益民小区、北堡乡阳湾子村、宏河镇聚宝庄村、喇嘛湾镇樊山沟村,四处移民集中迁入区建设835套安置房。一些交通不便的偏远村落也正在搬迁中。和林格尔县南部山区与清水河县一样,把“转移”和发展产业紧密结合。

  “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初衷就是要让农民真正富裕起来,这就必须要突出抓好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只有产业发展了,农民小康才有抓手,否则一切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光伏科技大棚是产业发展的一个“典型”。新城区在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基础上,引进一家太阳能科技公司,该公司通过土地流转集中建设光伏农业科技大棚,棚顶发电,棚下种植,既不额外占用土地资源,又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出,同时雇用本地农民进棚工作,农民收入提高的同时,身份转变为产业工人,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

  目前,呼和浩特市充分考虑农村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发展苜蓿草种植、蔬菜保护地建设、奶牛肉羊等规模化养殖、休闲观光旅游、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及加工销售等产业,发挥产业的引领作用,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和后劲。武川和清水河县的山区农村,结合扶贫开发与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推进;托克托县、土默特左旗、和林格尔县位于土默川平原的村,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对于市四区及开发区的村,结合农家乐、休闲观光旅游统筹推进。

  从“覆盖”上发力,促进产业成长

  过去,就是离城里最近的一些村,依然是下雨全村全是泥,晴天一路尘土。沿大青山一连走进几个村,柏油路铺到了家门口,自来水引到了农民家。在红山口村,村民的一个自发行动一直在感动着施工的工人,路铺到谁家门前,谁家都主动为工人提供茶水熬绿豆汤。

  新城区甲兰板村,离城区最近、也是有发展潜力的村子。但是多年来,脏乱差状况却一直困扰着村民。如今的甲兰板村,砖瓦房整齐划一,错落有致。家家门口都通了柏油路,村里还安装了新式的太阳能路灯。在连锁超市里,一个村民刚买了东西出来,他说,有了这样的超市,方便不说,商品的质量还让我们放心。

  从实施“十个全覆盖”第二年开始,该市便加大管理费用的投入,专项用于村庄环境卫生、保洁管理,同时教育村民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姚家湾村村民陈福存想也没有想到,他61岁竟然成了村里的清洁工。许多村民和他一样的认识是,农村配备清洁工还真是个新鲜事。陈福存每月工资是1500元,规定是每天干8个小时,尽管他腿部还有点残疾,但他下了班不由地依然在村里转悠捡垃圾。他说,村民最大变化就是不随地乱丢垃圾了。

  村里变美了,更要让村民富起来,发展产业是必由之路。林下经济让青山变金山。在林下经济核心区的一个养殖园内,58岁的村民王淑玲正在打扫鸡笼。原来一家人靠种地打工,一年挣不到两万元,现在老两口工资加起来能挣五六万元。王淑玲打工的公司发展模式主要有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副产品采集加工、森林旅游等,目前园区种植的特色苗木已经有200余种。在林下养殖方面,有林下鸡、散养鹿等。

  在产业的布局上因地制宜,从而使“十个全覆盖”工程和富民产业实现良性互动。经济技术开发区支持以燕麦生产加工销售为主体的农业龙头企业三主粮集团,带动农民发展小杂粮生产,目前该企业年加工燕麦能力达到4万吨。开发区主任吴志强说,没有产业带动,农民增收无从谈起。

  烈日下,走进红山口村村民刘全家,却是一片阴凉。他热情地摘下金黄的杏,让我们品尝。“种植这片杏树已经十几个年头了,这几年,杏园每年纯利润可达到三四万元。”刘全说。在“十个全覆盖”的助力下,他原来的老旧房屋被重新改造,政府给了2万元的补贴。他的杏树就在院子里,有100多棵,都结满了金黄的杏。该村有近百年种植杏树的传统,是呼和浩特市民春季赏花、夏季采摘的好去处。村支部书记高月雷说,红山口村的气候优势,很适合种植果树。现在,红山口村的经济林大约有400多亩,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杏树等果树。下一步,村委会计划成立专业合作社,壮大采摘业,同时,依托改造后的房屋和杏花节等发展乡村游,实现致富增收。

  已经晚上9点多了,水磨村依然红灯高悬,城里来的汽车停满了路旁,农家饭菜吸引着远方的客人。村民对说,“十个全覆盖”给我们带来了滚滚财源。原来该村就搞农家乐,但那时村里的条件很差。现在,村里都盖起了别致的小二楼,政府还帮助安装了液化气,修了柏油路。

  新城区委书记张锐说,大青山南坡改造后,依托自然资源,为沿线村子提升和发展农家乐及乡村旅游,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为村民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

  环境改善了,产业发展了,干群关系和谐了,农牧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得到提升。

  “十个全覆盖”引发的思考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作战。呼和浩特乡村在三年内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变化,主要是他们改变了过去的扶贫方式,从以扶贫部门单兵作战模式,变成现在党委政府牵头,各部门集成推进,精准扶贫成了大家共同的目标。以往资金使用是“撒芝麻”,现在变成了“丢西瓜”。按照“性质不变、渠道不乱、优势互补、共同建设”的原则,把过去分散在多个部门的项目集中起来,确保“十个全覆盖”建设的资金需要。如今,“十个全覆盖”就像一个筐,各部门的项目都往里面装,各尽其职,按照“工程建设在哪里、项目就集中投放在哪里”的原则,将各种项目有机结合、统筹推进,由来已久的部门项目资金碎片化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从面子工程到里子工程。过去,在一些地方讲乡村面貌的变化,空喊口号的多,实际干货少,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遮羞墙”。呼和浩特市用“十个全覆盖”,实实在在的十项内容,一项一项为农民办,真正实现从面子工程到里子工程的转变。呼和浩特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雪峰说,“十个全覆盖”目的在于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解决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难题,有效筑牢乡村发展根基,实事必须实办。

  锤炼干部作风需要从办实事开始。在一些地方,干部不作为是当前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呼和浩特中,使我们深切感受到,通过实施“十个全覆盖”,干部作风发生了明显变化。有事干了,想干事的干部就有了用武之地。没事干,他想作为也没有平台。要想让干部有为,就必须把任务压在干部头上,干部的作风才能转变。在为群众办事的过程中,干部的态度、干部的能力就能比出高低来了。干部只有在有为的过程中,优秀的干部才能脱颖而出,那些有事不干的人才能被淘汰掉。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