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脱贫摘帽的贫困村应该要做什么?(扶贫干部最想知道的)
2019-03-18

经过严格的评估验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贫困村达到了脱贫摘帽的标准,退出了贫困村序列。这是一件大喜事,也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

  已经脱贫摘帽的贫困村,应该要做什么?这是所有扶贫干部最想知道的,也是群众最关心的,结合最近与乡村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和群众交谈的情况,谈谈个人的认识。

  一、“短板”没有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还存在,需要继续发力。

  对标“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标准,虽然都达到了,但有的指标很过硬,有的指标就不是很过硬,过硬的这么巩固好,不过硬的怎么才能做到过硬,对此不但要看得准,原因找得准,而且措施办法也要准。群众说:水电路网已经都通了,危房改造也改造好了,学校、幼儿园和村部都建设漂亮了,娃娃上学、看病的问题也解决好了,就是产业还弱一些,最担心的就是脱贫摘帽以后,扶持的力度如果稍一减,产业兴旺不起来。群众最担心的事情,就是下一步需要加强的事情。产业发展永远没有止境,永远在路上。做大做强产业,关键在规模,根本在市场,核心在增加收入。没有规模就不叫产业,产品进不了市场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就谈不上增收。

  二,脱贫“摘帽”了,边缘户还是重点关注的对象,需要要给予更多的关照。

  边缘户就是刚刚超出建档立卡贫困户标准,没有进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农户,还有刚刚达到脱贫标准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换句话说,比起富裕户,还有很大差距,比起贫困户刚过了贫困线的那部分农户。既要做好巩固工作,又要做好防止返贫的工作。巩固,就是要加强工作措施,收入不能往下掉。防止,就是继续做好帮扶工作。应该纳入、返贫的,要及时纳入,再给一点“偏饭”,让他们的“筋”再强一点,“骨”再壮一点,有更好的自我“造血”功能。老百姓说:刚刚脱贫,确实还走不稳,走不好,真正硬棒起来,至少也得一两年。

  三,“硬指标”达到了,“软实力”还不够实,需要继续下决心攻坚。

  “两不愁三保障”已经基本没有问题,但是村级班子建设、文化建设、农村治理、村庄绿化、工作制度、长效机制等等,或多或少还存在一些问题,最关键的就是能人出去的多,留在村上的少,有漂亮的村卫生室,没有会看病的医生,有农民文化广场,没有农村文化活动,一句话,就是农村的还缺少应有的人才。能人越多,农村就越活。要下 大决心,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新时代的新型农民,下到田里能种地,走进圈棚懂养殖,进入市场能经商,外出务工有技术。最核心的还是要建立一个永远不撤离的“农村工作队”,就是一个坚强有力的村“两委”班子,能够带领群众在致富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

  四,脱贫“摘帽”的任务完成了,乡村振兴才刚刚起步,需要把这“两个环”紧紧扣在一起。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不是就满足在脱贫“摘帽”这一步,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延伸的,因此攻坚的硬仗,要一场接着一场打,奋斗的脚步永远也不能停止。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帮助已经脱贫“摘帽”的贫困村,谋划好长远发展的规划,制定好乡村振兴的计划,让他们在今后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坚定,走得更坚实。

  这两天,听了总理在人代会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非常振奋,也很鼓舞人心。2019年的工作思路很清晰,工作任务也非常明确。把报告精神怎么才能落实到位,这是需要我们认真动脑筋思考的。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才能够有效预防和化解面临的风险,才能够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实更有成效。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