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庆市铜梁区在生态养殖上玩出了新花样,围龙镇龙湾村的一个大型鱼塘里修起了“跑道”,不仅能让鱼儿自由“奔跑”,还能随时根据水位高低调整“跑道”。
近日下午,笔者站在龙湾村的鱼塘边,只见呈长方型的养鱼槽用栅栏隔成12格养鱼池,养鱼槽周边和养鱼栏用网格式塑料板连成作业步道。令人惊讶的是,整个养鱼槽浮在水面上,槽下是一个个方型、具有浮力的箱体。
“这个养鱼槽名叫移动式微循环养鱼槽,与常规的养鱼槽不同,它可以随水位的消涨而起落,也可以整体迁移。”基地技术员罗基展说,常规养鱼槽一般是用钢筋水泥做成,无法移动,一旦塘里水位下降,就只好搁浅无法养鱼。而移动式的好处就是可以随意拖移,不影响鱼儿生长。而悬浮箱体由玻璃钢材料制成,经久耐用,浮力强又防晒、抗老化。
据介绍,这个养鱼槽共有1400多平方米,分为12个养鱼栏,每个养鱼栏面积120平方米,水深两米,主要投放的是大规格草鱼苗。由于是高密度养鱼,每个养鱼栏每年可育肥两批鱼儿,总产量在5万斤左右。
“如此高的密度和高的产量,是借助了现代渔业技术的帮助。”铜梁区水产技术推广站负责人曾仁圃说,这套设备不仅可以移动,还安装了微循环流水系统。在他的指点下,笔者看到在养殖槽上方,安放着一台台电动发动机,当发动机启动电源,增氧机便开始工作,既制送氧气又搅动了水体,满足了高密度养殖的鱼儿对氧气的需求。当水体中氧气充足后,增氧机就会自动停止工作。“由于电动机作业形成了水浪,符合鱼儿的逐水习性,因此鱼儿会争先恐后地游向充氧区域,像是在‘跑步’,使肉质更紧致,口感更好。”曾仁圃说,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养殖槽还实现了低碳绿色环保养殖。因为槽尾安有鱼粪、饵料残渣回收系统,废弃物被水浪冲到收集箱后,再被水泵抽到岸上的沉淀池,最终变成农作物的优质肥料。沉淀后的清水又沿管道回到塘里,实现了循环节约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