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18年三明市·中国稻种基地论坛在福建建宁举行,100多名行业代表齐聚“中国稻种第一县”,围绕“中国稻种基地建设与乡村振兴”这一主题深化交流、畅谈发展,为建宁种子产业转型发展传经送宝。
据了解,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是中国稻种基地的核心区,是全国最大的县级种子生产基地。目前,水稻制种面积稳定在14万亩以上,年产量3100万公斤以上,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10%左右。
建宁的杂交水稻制种技术最早要从40多年前说起。上世纪七十年代,建宁先后选派了近千名农民和农技人员到海南学习杂交水稻制种。
“那年我才18岁,初中刚毕业。生产大队队长通知我被选上去海南岛‘南繁基地’学习杂交水稻制种。”事情已经过去40多年,黄坊乡将上村村民何火明回忆起来却历历在目。
他说,在农业科技人员的教导下,浸种、催芽、病虫防治、水肥管理各个环节都学得很认真,特别是对于花期调整这个最核心的课题学得最认真,光是笔记就记了厚厚一本。
40年来,建宁的制种农户经过培训和生产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保持了很高的制种积极性。自1975年开展杂交水稻育种以来,建宁县杂交水稻制种品种从70年代的2至3个发展到现在的300多个品种,累计生产了5亿公斤杂交水稻种子。
杂交水稻制种是一项技术活,在插秧、授粉、收割上都与水稻种植有很大不同。据了解,水稻种植的是杂交好的第一代种子,可以自花授粉,而用于制种的“亲本”分为母本和父本,由于母本是不育系,需要父本授粉。
50岁的建宁县溪口镇溪口村村民胡长春称,在制种中,播种时间很重要,不同的品种父本播下去后,母本要在几天后下地有讲究,如果错期掌握不准,就会造成花期不遇,进而减产。
刚开始从事这个行业的头几年,胡长春也常常吃这方面的亏。不断地付出,让他从制种行业的“门外汉”变成了“土专家”。如今,胡长春已经不制种了,他手上共管理1000多农户,制种面积有15000多亩,每年生产的种子有50%销往越南、巴基斯坦、印尼等国家。
在建宁,像胡长春这样的制种经纪人有153名,另外还有几十个制种专业合作社,他们是种业中介,维系着制种公司和农户,在为农户提供种植亲本的同时,最重要的是提供技术服务。
能人带头,造就了制种“农民大军”。目前,建宁全县农业人口12.91万人,总户数2.95万户,参与制种农户2.35万户(8万多人),而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制种的行家里手。这粒小种子,不仅让建宁农民成了“土专家”,也成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法宝”。
据悉,建宁县杂交水稻制种产值10亿元,带动当地农民增收1.5亿元以上,是全国最大的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县,来自全国各地知名的育种公司,湖南隆平、北京金色农华、中种农嘉集团等69家种业公司在建宁建立制种基地,40多年来累计生产优质商品种子5亿公斤,销往全国16个省(市、区)水稻产区以及印尼、孟加拉、越南等东南亚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