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做细了是凝聚力,做实了就是生产力。近年来,秀峰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促进精准扶贫工作,帮助贫困群众“挪穷窝”、“拔穷根”,在脱贫攻坚一线让党旗飘起来、党组织牌子挂起来、党员站出来,真正实现了基层党建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双赢。
“送钱送物,不如建个好支部。”
秀峰乡秀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1户127人,由于外出务工人员较多,青年劳动力大量外流。2017年,省商务厅派驻秀峰乡秀峰村第一书记刘景在入驻该村后发现,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足,影响了脱贫攻坚工作。
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制定出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制度,及时调整优化村干部队伍,把建强党支部、培育带头人作为重要内容,努力提高村干部的经营管理能力,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省商务厅派驻秀峰乡秀峰村第一书记刘景在介绍道:“目前的就是说整个村两委的运转的这个根本的制度是,就是说每一个基点,我们就是有一个村两委的成员他去接,他去接把这个基点的所有的工作都给穿插起来做,所以说每一个村干部来讲,他都会责任到位,他都有主负责的工作,还有他也有配合的工作,这样子就是说对于整个村的运转来讲,就是说应该是一个比较,比较合理的,这样子的一个设置。”
党员是先锋,既要学在前,更要做在前。
在解决了村级党组织战斗力不足的问题后,刘景在开始在推进扶贫工作上下功夫。2017年,秀峰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平和县汇峰园生态家庭农场,由家庭农场和24户贫困户共同出资,总投资77万元,其中24户贫困户入股资金每户1万元共计24万元,由贫困户和帮扶挂靠单位漳州市城乡规划局共同筹集。
秀峰村党支部书记游友国说:“在精准扶贫的时候,我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就应该把村里的发展担当起来,为了村里今后的发展谋利益,为了整体村民或者贫困户做贡献。”
秀峰村的变化是秀峰乡拓展工作思路,以“党建+”促进精准扶贫工作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秀峰乡立足乡情,紧紧围绕“机制活、质量高、品牌优、生态好”的目标,探索创新务实管用的党建工作机制载体,加大在专业合作社建立党组织力度,构建了以村党组织为核心,产业基地、合作组织等为支撑的“党建+”精准扶贫组织体系,通过村党支部“做媒”,对接用人企业和单位,让贫困户都能就业脱贫,以党建促扶贫攻坚,引领乡村振兴。
“针对我乡外出人口较多,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的问题。乡党委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及时调整优化干部队伍,推行月考核、季评价、年总评的制度管理,把健全党支部,培育带头人作为重要内容,为返乡创业、产业带头人搭建平台、出谋划策,在合作社、家庭农场办证、土地流转、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提供优质服务,为返乡创业带头人排忧解难,拓宽党建+模式,实现创业和脱贫双赢。”秀峰乡党委副书记陈佳生说。
龙岭村百香果示范基地负责人曾武柱说:“有提供了很多平台。也有带了很多客户来这边看,来实地考察。还有看这些果子怎么长,生长怎么样?都来看过很多。”
目前,秀峰乡已建立了秀峰村生态循环立体种养基地、龙岭村百香果示范基地、三联村红莲子示范基地等扶贫长效机制创新项目,采用贫困户入股分红并优先提供务工等方式,解决了150多户贫困户就业和收入不足问题,每人年均可增收1500元以上,并且每年可增加20万元以上村集体收入。
贫困户曾民生说:“(大概有多少水果)一亩左右(入股)(一年大概收成多少)将近一万块(将近一万块吗?)对(你平常在那做什么)平常去那除草(除草,还有哪些)除虫(一天大概有多少工钱)工钱两百块左右。”
“我们在扶贫工作中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运行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在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都有党员干部参与带头示范作用。每个贫困户都有一名党员干部作为脱贫攻坚责任人,全程跟踪提供服务,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秀峰乡党委副书记陈佳生表示。
“党建+”精准扶贫组织体系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既解决了贫困户增收渠道窄的难题,又解决了企业进驻用工难问题,带动了一大批贫困户脱贫致富,让扶贫真正实现由“输血”向“造血”转变。截止目前,秀峰乡确定建档立卡贫困户237户786人,2017年底脱贫114户364人,坪东村、秀峰村、福塘村3个县级重点贫困村退出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