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福建特色手工艺
2018-09-06   来源:百家号

福建,简称“闽”,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福建沿海的文明是海洋文明,而内地客家地区是农业文明。依山傍海的特点也造就了福建丰富的旅游资源;除了景色秀丽之外,福建的手工艺品也极具地方特色


1、牛角梳

牛角梳是以牛角为原料制作的一种梳子,长度为10cm-20cm。好的牛角梳手感温润如玉,厚实,牛角色泽圆润,手感好,不起静电。


每天用牛角梳头数次,可以起到按摩大脑头皮和头部神经,促进血液循环,放松紧张和疲劳情绪的作用。

2、脱胎漆器

福州脱胎漆器,福建省福州市的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福建赠送的代表礼品,日本漆器的鼻祖


福州漆器始于南宋。福州脱胎漆器特点:质地轻巧坚牢,造型古朴大方,装饰丰富多彩,不褪色、坚固、耐温、耐酸碱腐蚀。2010年12月3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福州脱胎漆器"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3、福州油纸伞

福州的油纸伞可以追溯至五代十国时期,王审知率兵南下入闽建立闽国,来自中原和江浙一带的人把造伞工艺带到福州。清朝进入了繁荣期,清末民初时全市雨伞店号最多时达300多家,辛亥革命后的抵制日货运动中,福州市民把传统的福州油纸伞称为"国伞",大力提倡使用。



福州油纸伞用料必选当地或附近地区出产的优质材料,伞骨必用闽北五年以上,弹力强、韧性大的的青山老竹,一把伞必须经八十三道工序才算完成。以中亭街上的杨常利伞店最为著名,有"选料精,上油腻,绘花雅"的特点,所用之竹材必须为青山老竹,伞面的纸必须为福建省特制的棉纸。



4、寿山石雕

寿山石雕,中国民间雕刻艺术之一。寿山石雕技法丰富多样,精湛圆熟,又在发展过程中广纳博采,融合了中国画和各种民间工艺的雕刻技艺与艺术精华。


寿山石雕是传统的民间雕刻艺术,以产于福州北部山区北峰的寿山石为材料,通过特殊技艺制作出供人玩赏的小型雕刻。寿山石雕十分注重依石造型,因而有"一相抵九工"之说,其技艺主要流传在福州市晋安区鼓山、岳峰镇、象园、王庄街道和寿山乡。



2006年5月20日,寿山石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德化瓷器

德化瓷器是陶瓷烧造中的艺术珍品,作为福建省德化县所产的瓷器。始于宋代,明代后得到巨大发展。以白瓷塑佛像闻名。瓷质作乳白色,洁白晶莹。


产品以瓶、罐、杯、盘等日用瓷器为主,兼有雕塑艺术的陈设瓷器,多用贴花、印花、堆花作装饰,畅销国外。其制作细腻,雕刻精美,造型生动,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



6、惠安崇武石雕

惠安雕艺源远流长,源于黄河流域的雕刻艺术融中原文化、闽越文化、海洋文化于一体,汲晋唐遗风、宋元神韵、明清风范之精华,形成精雕细刻、纤巧灵动的南派艺术风格,与建筑艺术交相辉映,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



惠安县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雕刻)之乡”、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中国石雕之都”。


7、编织竹笠

竹笠,在客家地区叫“笠嫲”,用竹篾编成,夹以宽大的箬竹叶,用以遮阳挡雨。竹笠有尖笃与圆顶之分。

竹笠具有耐高温、耐磨等优点。一顶竹笠可以戴一年以上。它可为人们遮阳避雨,抵御严寒。以前,人们从事室外劳动或旅行都要戴着它。


8、芦苇花扫帚

芦苇,在客家话通常又叫做芦或头,在客家人眼里,平凡的芦苇又是非常实用的生活物料。比如在远离山区偏向平原的地带,晒干的芦苇则是烧火做饭的上好燃料:而靠近山区生活的居民,由于山上柴火丰富,这芦苇的另一大作用便是将芦苇花和茎一起拿来编织生活用具——扫地用的扫帚!


芦苇花扫帚的制作过程:

首先将收割好的芦苇花连同茎一起置于阳光下晾晒,将芦苇花晒干并使得花絮更容易脱落下来,如果花絮太多将导致地面打扫不干净了;

然后开始编织制作了,按照古法编织,芦苇花扫帚更是充满生活艺术性。


晒干的芦苇花(清理芦苇花絮)


福建具有的特色手工艺品当然不仅仅只有这些,

其他具有特色的手工艺品就等着我们慢慢探索


责任编辑:明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