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宁德6月20日电 题:探秘千年绝技霍童线狮:不再忧心传承和保护 作者 吕巧琴 叶秋云 福建宁德市蕉城区霍童镇霍童线狮馆的舞台上,三只狮子正在“夺珠”,引得叫好声一片。后台,九位表演者手拉绳索,通过头索、尾索及腮索拉动,使表演台上的线狮展现出坐立、蹲卧、摆首、含球、吐球等各种动作。 图为霍童线狮表演现场。 吕明 摄 19日,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与中国新闻社福建分社联合拍摄的大型丛书《摄影家眼中的方志》拍摄小分队实地探访霍童古镇,探秘千年绝技——霍童线狮。 霍童线狮又称“抽狮”,现留存于霍童镇,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乔装动物的杂技节目,被誉为“中华一绝”。一场表演下来,九位表演者已经气喘吁吁,霍童线狮第十四代传承人、霍童传统线狮表演队队长黄振巧接受时大汗淋漓。 图为霍童线狮表演现场。 吕明 摄 “大狮重达36公斤,表演时不仅讲体力、要手拉线动,还考验团队间的默契。”他说,如果有一个人配合不好,整个线狮就拉不动,十分考验团队协作能力,队员从十五六岁就开始学习,有十几年功底才可上场表演。 14岁就开始学习霍童线狮表演的黄振巧,如今已经49岁。在这35年时间里,他一路见证霍童线狮从地方民俗变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他说,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参与进来,终于不再忧心霍童线狮的传承和保护。 图为表演者挥汗拉动。 吕明 摄 据历史传说,隋代谏议大夫、“开山大祖”黄鞠公曾为霍童灌溉村田,造福子民,当地以举办“二月二”灯会的方式来纪念他,而霍童线狮表演是“二月二”灯会中最具特色的节目之一。明代中后期以来,霍童线狮成为当地节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也许就是这千年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才让“霍童人”对霍童线狮表演者的要求如此严格。霍童传统线狮团团长黄振键称,他们曾一度为霍童线狮的传承担忧,自从霍童线狮馆落成并开始确定日常的表演时间后,他们才对传承充满了信心。 “以前,很害怕这项非遗项目会失传。”黄振键说,现在比以前好了许多,不仅有充足的时间,还有固定的训练场所,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学习,才让其放宽心。不过,他还是呼吁霍童的年轻人踊跃报名。 近年来,霍童线狮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外重大的文化艺术展演活动,展现精湛表演技艺,赞誉如潮。然而,传承已不能满足大众需求,为促进线狮演技创新,近年来新创了线狮口吐春联、母子喂球、踩球等动作。 图为表演者挥汗拉动。 吕明 摄 除周一外,霍童线狮馆每天都会在11时40分或是13时呈现一场表演。线狮表演队在每天中午专场演出前,会安排一定时间进行队伍训练,其中优秀的队员将接受传承人的专门指导。黄振键称,这是为了培育新能手,让线狮技艺得到传承与发扬。 霍童镇现有国家级和省级线狮传承人各1名。为确保技艺传承,进一步发扬霍童线狮文化,霍童镇在注重线狮表演创新的同时,更加注重线狮传承人的培养与梯队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