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亟待提升
2018-06-26   来源:经济日报

  内蒙古杭锦旗杭锦淖尔村采取村企共建方式建设的生态扶贫新村。 刘 慧摄

  当前,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专家认为,实施乡村振兴必须把壮大集体经济提升到与家庭承包经营同等重要的地位,构建系统性、常态化的扶持政策,探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新路径,补齐农村集体经济薄弱的“短板”

  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是当前我国乡村振兴的“短板”。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高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是实现乡村振兴,带动农民共同致富的一个重要抓手。

  补齐集体经济薄弱“短板”

  加快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实现农村集体经济与家庭承包经营“两条腿”走路

  盛夏6月,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在内蒙古杭锦旗境内的库布其沙漠北部、黄河南岸的杭锦淖尔村,一幢幢古朴典雅的灰色砖瓦房整齐有序。村东头一片刚开垦的荒地里,名誉村主任高毛虎冒着高温酷暑查看甘草出苗情况,依稀可见的甘草嫩芽让他兴奋不已。

  “这片荒地是杭锦淖尔村集体唯一一块可供开发利用的土地。”刚刚当选的杭锦淖尔村党支部书记王二俊告诉,杭锦淖尔村以农牧种养殖业为主,2016年,在各级政府和亿利资源集团的帮扶下建设美丽乡村,政府每户资助5万元,亿利资源集团每户资助5万元,统一规划建设了190多幢灰色砖瓦房,对村民进行集中安置。2017年,村里的国家级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为了防止因病因灾致贫的现象,当地政府决定扶持村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把在外闯荡多年常年从事生态修复工作的亿利资源民兵联队队长高毛虎聘为名誉村主任,负责开发村里60亩荒地,依托亿利资源集团发展甘草育苗,收入归集体所有。

  要带领全村致富,尤其是贫困户脱贫致富,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我国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至今已40年,农村经济有了快速发展。但是,许多地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一些村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败,出现了大量“无钱办事”的集体经济“空壳村”,直接影响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治理体系的构建。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农村研究室副主任涂圣伟认为,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无疑是改革开放以来最重要的制度创新之一。然而,实践中“分”的层面进展充分,“统”的层面却相对滞后,统分结合的制度潜能没有充分释放。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加快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把壮大集体经济提升到与家庭承包经营同等重要的地位,构建系统性、常态化的扶持政策,补齐农村集体经济薄弱的“短板”,真正实现农村集体经济与家庭承包经营“两条腿”走路。

  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

  立足资源优势,探索发展资产租赁型、生产服务型、企业股份型、联合发展型、农业开发型等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各地都在立足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新路径,有的在探索发展资产租赁型、生产服务型的集体经济,有的在探索发展企业股份型、联合发展型、农业开发型等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

  农村可利用的土地是村集体最宝贵的创业致富资源,利用没有承包到户的集体“四荒”地、果园、养殖水面等资源,集中开发或者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发展现代农业项目,是目前很多村集体收入的重要来源。河北柏乡县内步乡赵上京村党支部书记赵现涛说,他们村集体每年收入只有5000元,是村里60亩荒地一年的租金,可支配收入少得可怜。等这些荒地10年租期到了,他计划把土地收回来重新整理,以更高的价格出租,或者种植中药材、长寿茶等效益更高的经济作物,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利用人文的、历史的良好生态资源优势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一些村庄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路径。地处海拔1080米山区的浙江省遂昌县高坪乡茶树坪村是典型的山区贫困村,村党支部书记黄久富说,他们利用村里320多亩古老梯田和水牛犁田、手插秧、镰刀割稻等最传统的农耕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农民快速脱贫致富。

  有的村庄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利用闲置的各类房产设施、集体建设用地发展租赁物业,有的村庄整合利用集体积累的资金、政府的帮扶资金等,通过入股或者参股一些企业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浙江安吉县递铺街道鲁家村通过土地置换、房屋出租、项目资金整合、用政府投资撬动社会资本等一系列创新举措,获得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第一桶金”。村党支部书记朱仁斌说,为了壮大集体经济,他们构建了“公司+村集体+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成立鲁家村经济股份合作社,与浙北灵峰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了安吉乡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引进社会资本建设了21个各具特色的家庭农场。通过市场化运作,鲁家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2017年,鲁家村集体资产达1.2亿元。

  对于一些资金匮乏的村庄来说,采取村企共建方式,吸引工商资本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可行的发展路径。涂圣伟认为,必须要建立完善企业、村集体和农民三者的利益联结机制和收益分配机制,充分发挥各个主体的优势和作用,实现企业、村集体和农民的多赢。同时,要完善工商资本下乡的政策扶持机制、配套服务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既能保护企业在乡村投资的积极性,又能保护集体和农民的利益不受侵犯。

  盘活沉睡的集体资产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重头戏是搞好清产核资,量化资产,发展股份合作经济,但不能“一股了之”“吃光分净”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就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重头戏是搞好清产核资,量化资产,发展股份合作经济,激活“沉睡”的集体资产,实现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等要素的有效利用。

  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五道营乡十七道沟村是一个国家级贫困村,村党支部书记孙玉玺是一个在外创业成功的企业家。为了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他回乡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了14幢居民楼,让全村400多户贫困户集中搬到楼上居住。他整合利用农民流转出来的土地和老房子,规划发展养殖业、有机蔬菜、乡村休闲旅游业3大产业,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大企业,探索“企业+村集体+农户”的股份合作型经营模式,扶持壮大集体经济。去年,村里引进北京二商集团投资肉牛养殖业,其中,北京二商集团占51%的股份,村集体以土地入股占14%的股份,村民占35%的股份。“这种股份合作型发展模式,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价值,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实现村集体和群众‘双致富’。增加的集体经济收入,可以用来支付村里公共卫生、村民取暖、用电、修理村公路等公益类服务费用,以及用作村里低收入困难户的帮扶资金。”孙玉玺说。

  农村集体资产包括资源性资产,学校、医院等非经营性资产,以及经营性资产。现在有的村只有几十万元集体资产,有的村有几百万元集体资产,有的村甚至有几千万元、数亿元集体资产。据农业部门统计,目前全国农村集体资产分布在50多万个村和490多万个村民小组,截至2016年底,全国农村集体资产总额为3.1万亿元(不包括土地等资源性资产)。

  涂圣伟认为,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就要积极探索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等权益,绝不是要“一股了之”“吃光分净”,而是要围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引领和带动农民共同富裕。据了解,2015年,中央在29个县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目前,全国已有超过13万个村组完成改革,将农村集体资产折股量化建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一个市场主体,以自营、入股、合作的方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促进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责任编辑:明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