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屏南:春风吹拂下的魅力小梨洋
2018-05-28   作者:徐志平   来源:滴水缘

2017年元宵节期间,在屏南县小梨洋村甘国宝文化节上,《话说小梨洋》节目中对曾经的小梨洋是这样描述的:“我印象中的小梨洋与外面联系的是一条不到3米宽的小马路。按小梨洋人自己的话说,雨天是‘水泥路’,晴天是‘扬灰路’。两条溪流,大河漂垃圾,小河流臭水。家猪满村跑,野猫小巷串……”。然而,今天的小梨洋已悄然嬗变成一个美丽的“大姑娘”。

小梨洋村变美了。走进村庄,绵延的青山、潺潺的溪流、洁净的水泥村道、古朴的民居、充满生机的国宝休闲山庄、新修缮的清朝戍台名将甘国宝故居,还有八处极富神话传说的自然景观,足以让人在淳朴的民风中沉醉于回归大自然的感觉。难怪2017年春节期间,短短几天内,小梨洋村就接待了游客3万多人,收入达6万多元,仅正月初一就有1400多人来村里游玩。

微信图片_20180528162031.jpg

美丽的小梨洋村一角(陈佳鑫 摄) 

不仅形象美,小梨洋村的内质更美!小梨洋村建村已有400多年历史,这里不仅是清代名将甘国宝的出生地,还先后出过两位进士、三位举人,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据了解,甘国宝出生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官至广东、福建提督兼闽阅操大臣,曾两度出任台湾挂印总兵,其功勋彪炳史册,在海峡两岸享有盛誉。如今,一些散落于民间有关甘国宝的文物已被收集,如乾隆皇帝御赐的 “福”字匾、甘国宝中试后上司赠给的会魁匾,以及指虎画、蓝理祝寿文和甘国宝逝世的讣告、奏折等。此外,甘氏祠堂、练武场、马仙庙、古廊桥、甘国宝故居和祖厝等也依然保存完好。除了上述珍贵遗址外,相传甘国宝侄儿随其入京十年学成之后回乡传授的棍术“六桩梅花棍”至今尚在传承。特别是村中的甘氏宗祠,近年来,随着海峡两岸相继掀起的甘国宝文化研究热,甘国宝后裔从台湾等地到小梨洋村寻根谒祖的日趋增多,成了一道架在海峡两岸的文化桥梁。

今天的小梨洋村,不仅走向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前景,而且借助甘国宝文化,在《福建日报》、福建电视台、《闽东日报》等新闻媒体频频展示自己的风采,走上一个全新的发展舞台。

然而,2014年以前的小梨洋可没有这么风光。那时的她,还俨然一个挣扎在贫困山区蓬头垢面、一身布衣的“村姑”。

小梨洋村位于屏南县南部,距县城14公里,是典型的山区农业村。2014年以前,村民主要靠种植反季节蔬菜和外出务工为收入来源,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7000元,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由于交通不便、产业单一、技术缺乏,村民只能望着山地叹息,掰着指头数日子。2014年,党中央、国务院扶贫攻坚的春风吹到了这里,小梨洋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被列为省级重点贫困村,2015年又被列为省扶贫“两会”重点挂钩帮扶村,让400多年的沧桑历史得以改写。

怎么样才能让小梨洋变美?这是帮扶者们面临的一大课题。

经深入细致的考察和规划,大家形成的共识是:要让小梨洋变美,还得先从“梳妆打扮”塑形象开始。

两年多来,小梨洋村在省扶贫“两会”、省农科院和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共投资686.3万元,相继完成生态防洪工程、民居外墙改造、水泥路硬化、沿河路灯、桥梁拓改、幸福院修缮、自来水改造、国宝公园等20多个项目建设,村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让小梨洋村旧貌换新颜。

要让小梨洋美得有内涵,还必须挖掘她潜在的魅力,展现她的内质。

小梨洋村的美在于她所蕴含的甘国宝文化内涵。为此,该村修建了甘国宝展示馆,并每年定期举办甘国宝文化节,由该村甘氏后裔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充分展示甘国宝文化魅力,吸引着周边县、市数千游客前来观赏。

在此基础上,小梨洋村乘着屏南县缔造“全域旅游时代”的东风,以甘国宝文化品牌及“梅花棍”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支撑,积极打造旅游品牌。早年曾担任过小梨洋村支部书记的甘代琳,带头引进旅游公司,先期投资800多万元,建设国宝山庄、游泳池、自助采摘园等,开发乡村河道漂流、农家乐等项目,构筑起集“吃、住、游、购、乐、娱”于一体的乡村游体系。

微信图片_20180528162020.jpg


省扶贫“两会”会长叶继革(前排左二)到屏南县小梨洋村调研产业发展(陈佳鑫 摄) 

激活内生动力是小梨洋村青春不老的源泉。

要想美丽恒久,就必须激活体内青春的细胞。小梨洋村抓住特色产业,先后成立了屏南县大棠李子专业合作社,建立省级农民创业基地,开辟李子种植示范基地150亩;成立小梨洋村专业种植合作社,建成蔬菜种植大棚和蔬菜智能育苗大棚;成立小梨洋巾帼农业专业合作社,采用种植高山无公害蔬菜、电子商务、餐饮服务、手工制作等多种经营模式发展生产。三家合作社都将产业发展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紧密联系起来,采取“基地(公司)+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模式发展产业。仅2016年,村民人均年收入就由2014年的6300元增加到12000元,村财收入也由1万元增加到11万元。

脱贫奔小康的脚步永远没有停歇的时候,美丽乡村建设进程永远都是“进行时”。2018年3月,在福建省扶贫“两会”第四届理事(会员)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省扶贫“两会”会长叶继革表示,今后,省扶贫“两会”将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5句话20字”的要求, 对联系村要突出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生态宜居三大重点,立足当前、落实责任、真抓实干、精准到位,继续把小梨洋等挂钩村在脱贫奔小康的路上踏踏实实地往前推进。

责任编辑:方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