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项非遗课程进校园,让孩子们了解身边的非遗
2018-04-27   作者:   来源:非遗网

  传统文化的复兴要从娃娃抓起已经成为共识。“戏曲进校园”在上海推行了十余年,成功培养起一批传统戏曲的年轻观众。如今“非遗进校园”也成为非遗发扬推广活动中的重头戏。

  4月18日下午,上海闵行区文莱实验学校化身非遗手造大市集。2018年闵行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进会暨“非遗进校园”展示活动在这里举办。来自上海市非遗联盟70多所学校负责人、区内100多所学校校长和师生,共计1800多人参加活动。

147740683.jpg

学生在体验木艺榫卯课程

  四个板块100项非遗课程同日开展

  半天时间,100项不同的非遗活动同步展开,“兴致盎然学‘非遗’”,“动手动脑做‘非遗’”、“欢天喜地玩‘非遗’”和“津津有味品‘非遗’”四大板块的100门课程。学生们既可以选择了解非遗知识的“二十四节气”课和“走进世界文化遗产”课,也可以跟随非遗手工艺人一起做皮影、学剪纸、印蓝染,切身体会非遗制作的乐趣,还可以品尝大白兔奶糖、五香豆、小笼包、海棠糕等上海的非遗美食。

  每节非遗课只有短短半小时,却足以制作出一件可以带回家的非遗作品。在一堂扎染课上,35名学生在王奕蓉老师的带领下,把玻璃弹珠包在白手帕里,用橡皮筋扎紧,再浸泡在老师带来的染料中,取出拆开洗干净,就成了一块漂亮的蓝染手帕。

147740687.jpg

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展示自己的扎染作品

  “每个小朋友做出来的手帕都是孤品,都是独一无二的。” 王奕蓉曾跟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族扎染技艺传承人张仕坤学习传统扎染技艺。在课堂上,她会给孩子们讲扎染的基本历史渊源和技法,介绍蓝染染液的来源。但在具体操作这一块,她鼓励孩子们遵循自己的想法,“我告诉他们,可以三角形构图,可以发散形,可以规则也可以不规则。玻璃球放进去要用橡皮筋扎,松紧不同、染色时间不同,出来的颜色都不一样。扎染有很多变幻莫测的东西,这是吸引孩子的地方,也是这门技艺吸引我的地方。”

  培养孩子的家乡意识、家国情怀

  声势浩大的100项非遗活动,整合了闵行区各个学校的非遗老师,闵行区、街道的非遗老师以及一些非遗机构的老师和传承人参加,让中小学生们接触到了很多之前并不了解、不熟悉的传统工艺。但新鲜感只是非遗传承的第一步,未来如何让学生们进一步深度了解非遗、传承非遗,“非遗进校园”活动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非遗传承进校园最重要的还是延续性。”借这次“非遗进校园”展示活动,王奕蓉第一次走进了闵行区的学校,基础教育越来越重视非遗让她激动,但她对此也有清醒认识。

  王奕蓉2016年参加了徐汇区的非遗传习基地教学,固定教授一个初中班级的扎染课程,学两年时间,每周一节课,“我开课第一天会问有没有人知道扎染,一般就一两个小朋友知道,但经过两年系统化学习,他们会非常喜欢这项技艺,会有满足感,觉得我们民族的东西超过他们想象。但一定要延续,没有一个时间过程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

147740689.jpg

孩子们在老师指导下尝试植物拓

  王奕蓉带的一个班今年6月要结业,经过两年学习,他们已经可以把传统工艺和自己的设计结合起来,还准备了一个结业展。“我一直告诉他们民族的东西要和现代的结合起来,有了实用性才能普及。非遗从学生抓起就是非遗的普及,做好了影响会很大。”

  “这次活动是一个整体展示,所有课程只有半小时时间。每个临时课程结束之后在学校都有相应的兴趣课展开。”上海手造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文新告诉澎湃新闻。手造街是这次活动的承办方之一。有了三次上海国际手造博览会的经验,手造街聚集起了一批非遗传承人,借助这一平台,也邀请了不少传承人与学校对接。

  已经举办了3年非遗进校园活动的闵行区也已经形成了多项持续性的学校非遗特色活动和课程。学校积极将戏曲、书法、经典诵读、童谣、传统体育、皮影、剪纸等项目和课程引进校园,将非遗传习人、民间手工艺人、家长志愿者请进校园,将孩子们带进戏曲博物馆、木文化艺术馆、书法展览馆、传统农业展览馆参观学习。

  “不少学校每周都有非遗拓展课,有非遗社团。有的学校已经做到了全员铺开,有详细的课程架构,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学习相应的非遗和传统文化课程。” 教育局普教一科德育干部张美琴告诉澎湃新闻。

  据了解,文来实验学校将“皮影+”传统文化教育以三类课程全面实施,已完成初中15门基础型学科、小学10门学科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梳理并实施教育工作。田园外小100%的学生参与京剧基础型课程学习,引导学生了解京剧、热爱京剧,如音乐课上“唱京剧、听名段”;美术课上“画脸谱”;体育课和形体课上“练身段”等等。梅陇小学则关注茶文化,形成了《少儿茶艺》《茶艺双语》《快乐茶世界》《茶香诗韵》等在内的茶文化教育拓展型课程群。

147740694.jpg

一个小女孩在学做十字绣

  “孩子就像白纸一样。”谈及学习传统文化、非遗课程对孩子的影响,张美琴认为,一点一滴的积累对孩子日后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影响巨大,“文化自信”不是凭空而生,而是要有一个载体,学校的课程正是这样一个载体,“我们通过这样的课程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感知,感知变成喜欢,学生喜欢了之后就会钻研这种东西,变成他的特长,然后他会产生一种自豪感。”

  通过非遗进校园的活动,让孩子们了解身边的非遗,也是令他们产生家乡意识的途径,“学生们学到的这项非遗是颛桥的、是上海的,深入了解之后,满满的家乡意识、家国情怀就产生了。孩子们年纪比较小,和他们讲大道理他们也懂,但不一定有这么深的体会。” 张美琴说。

  举办百所学校参与的“非遗进校园”展示活动也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希望通过这样交流性质的活动,让学生们知道上海非遗不仅仅是学校里推广的那一两项,而是有丰富多彩的内容。”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