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党中央着眼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重大部署,也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战略统领。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城乡发展不协调、乡村发展不充分,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以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破除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出发点,坚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的原则,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一方面,加快农业农村建设,激发农民群众主体精神,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农民安居乐业;另一方面,逐步推动城乡在建设规划、产业布局、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社会管理等方面统筹融合,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补、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推进城乡一体建设。长期以来,农村基础性公益性设施基础差、投入少、标准低,城乡基础设施差距大,更重要的是没有进行城乡一体化规划,一张网建设,造成城乡建设各层面相互分隔。为此,要统筹城乡建设规划。加快推进城乡“多规合一”,调整优化空间布局,推动公共资源在城乡合理均衡配置。要切实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到农村,补齐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运营管护,形成运营管护长效机制。要加强特色村镇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把特色村镇和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作为就地就近城镇化的主要载体,建成区域性公共服务中心,实现产城融合。
——推进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振兴,产业是根基。城乡产业要分工合理。应将资源型产品开发、农业初级产品加工和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更多地布局到广大农村,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村就业机会,活跃农村经济。农村产业要全面发展。加强农村生产设施建设,提高科技水平,培育产业主体,鼓励采用先进生产方式、组织形式,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快培育新业态新动能。建立健全引导城市产业、消费、要素向农村流动的政策体系,推动城乡互动、产业融合。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平等享有公共服务,是农民的基本权利,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志。不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农村就很难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乡村振兴就缺少可以依靠的主体。应按照“完善制度、提高水平、逐步并轨”的总体原则,加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加快完善城乡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制度。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统筹配置城乡师资,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提供更多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推进要素合理配置。资源要素有天然的逐利动机,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很难扭转农村要素持续外流的趋势。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均衡配置,核心是建立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为此,要建立财政支出优先保障农业农村政策。切实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在持续增加投入总量的基础上,着力优化投入结构、创新使用方式、提升支农效能。要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发挥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的功能作用,补齐农业农村财政投入不足的短板。要强化金融机构激励约束机制,吸引金融资本进入农业农村。要加快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吸引各类人才到农村创业创新。要建立农业农村发展用地保障机制,通过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等节约的建设用地,要重点用于支持农村三产融合和新产业新业态。
——推进居民收入均衡。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目标。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完善农民增收支持政策,要把培育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与短期稳定机制结合起来,为农民增收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政策支撑。工资性收入方面,加快完善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落实同工同酬的用工制度,健全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保制度,不断提高保障水平。
家庭经营性收入方面,要大力发展绿色优质农产品,积极推广节本增效适用技术,探索建立农户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机制,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财产性收入方面,要加快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完善继承、抵押、担保等权能。探索土地收益保证贷款、订单和应收账款质押、大型农机具和农业设施抵押,盘活农村各类资源。转移性收入方面,要在重要农产品价格市场化改革中同步建立生产者收入补贴制度,健全资源环境生态补偿机制,积极推广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形成农民可持续收益。
——保障基本权益平等。农村集体土地等资产是农村最大、最具潜力的资源。盘活农村沉睡资产,重点在于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为此,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创新土地经营权流转方式,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探索盘活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路径和办法。加快推进征地制度改革,缩小征地范围,完善补偿标准,实行多元保障。
——实现乡村治理有效。促进农村各类组织协调配合、有机衔接,健全符合国情农情、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织保障。为此,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党组织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建设,通过完善村务公开管理、加强议事协商,完善村级民主监督机制。培育乡贤理事会、公益性组织等农村社会组织,为农村社区提供更多公共服务。加快完善农村法律体系,规范农村经济秩序,健全乡村矛盾纠纷化解机制。要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社会管理能力,降低农村公共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水平。
——推进乡风民俗文明。农民思想道德水平和精神风貌是乡村振兴的魂。为此,要加强乡村思想文化建设。要大力弘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农村传统文化和习俗蕴含的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弘扬优秀乡土文化、乡贤文化、优良家风,与时俱进继承创新,引导农民向上向善。要发扬农民群众主人翁精神,树立先进典型,不断激发亿万农民建设家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