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村民自治共建“最美三江源”
2017-09-06   作者:   来源:中国经济网

从地图上看,福建浦城县忠信镇只是一个普通的乡镇。但不普通的是,忠信镇坑尾村福清山上银钱岗发育出一条水流。这水流自上而下奔腾不息,最终往不同的方向注入福建的闽江、浙江的钱塘江和江西的信江。当地人称之为三江源。忠信镇同时也是国家级生态乡镇,拥有33万亩国家和省级生态公益林,83%的森林覆盖率居全省所有乡镇第二,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

  天生丽质难自弃,但再美的容貌,也要精心呵护才能保持。忠信人明白这个道理。近年来,忠信镇把绿色作为最重要的发展底色,秉持“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念好生态环保经,积极争取水利项目,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引领村民建立自治组织,全力打造“最美三江源”。

  为有源头清水来

  在忠信镇王家洲水库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进行大坝主体工程的施工。这个水库是浦城县有史以来最大的水利工程项目,总投资2.8亿元,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灌区供水、防洪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利工程,预计于2019年7月完工。

  王家洲水库的建设,对于预防地质灾害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忠信镇是典型的峡谷地形,很容易引发洪水灾害。”镇党委书记张旭介绍,近年来该镇不断对接省市县各级部门争取水利项目支持,并结合生态乡镇创建,全力完善环保基础设施,让源头“活水”绿起来。

  离集镇仅一公里的石碧子水库绿树成荫、风景如画,还有步游道和凉亭等配套设施,现在已经成为忠信村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近年来我们陆续完成了流域内的石碧子、外洋等4座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长2000多米的集镇防洪堤也在建设当中。”镇水利站长罗思明告诉,在水利项目建设过程中,该镇还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生态保护要求,使配套绿化工程“景观化”,让水利设施不仅“好用”,更要“好看”。去年底,忠信镇被评为省级水利风景区。目前,全镇正在积极参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环境整治出实招

  过了个年,忠信村村民管彧的养猪场就挪了个地方。

  养猪是管彧一家人20多年的生财之道。他原先经营的大门凸自然村猪场,每年生猪的存栏量都有800头左右,年景好的时候一年赚二三十万元也不是问题。但是该猪场靠近闽江支流拓溪,位于禁养区,按照相关规定必须予以拆除。为了做通管彧的思想工作,镇、村领导干部,县环保局、农业局等相关单位工作人员多次上门劝说,并在镇内的适度养殖区内协调了新的地块方便他开养猪场。管彧告诉,猪场拆除后,他得到了17万元的补助费用,新的猪场也正在建设当中,只要按照要求做好环保,他还能继续养猪致富。

  拆除猪场、关停污染企业、打击非法采砂……在环境整治方面,忠信镇采取专人负责、团队作战、严厉打击等方式,出“重拳”开展环保攻坚行动。2016年以来,该镇累计关停禁养区及污染养猪场213户,关闭拆除猪栏总面积42603.42平方米,削减生猪存栏量14897头,积极改造适度养殖区内养猪场3家,确保实现零排放的绿色养殖场。忠信镇境内共有大大小小的水系、支流10余条,针对非法采砂问题,该镇组织人员、发动村民,日夜值守,目前沿河的8家非法采砂场都已被取缔,河道清理工作也在有序进行中。张旭说,近年来忠信镇每年投入在水资源保护上的经费达到2000多万元,“只有保护住了现在的绿水青山,才有未来的金山银山”。

  村民自治见实效

  每天早上,坑尾村村支书刘善庭都习惯去三江源头——福清山上转转。在这里,他遇到过猴子、娃娃鱼、蟒蛇等珍稀动物。

  “以前有人会来山上盗伐林木,或者进行电鱼、炸鱼等违法行为,所以我常到山上几个特定位置转转,看到没事就放心了。”刘善庭告诉,为了保护这一方水土,他还引导村民们成立了生态巡查队,定时定人值守,确保该村生态资源不被破坏。

  “以前还有外地的老板想买村里的几棵古树,才刚表明来意,就被村民们轰走了。”刘善庭说。

  在忠信,沿河的乡村基本都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引导下成立了村民自治模式的生态保护组织。毛洋村渔业资源丰富,村里就成立了24小时值守的护渔协会;忠信村以前非法采砂现象时有发现,村里就建立巡查队,由村干部带头巡逻……

  “去年,我们通过群众举报,成功打击非法采砂、电鱼炸鱼等行为20余次。”罗思明说,随着该镇生态水系建设的不断推进,宣传力度不断增强,村民的环保意识也不断提高。通过村两委建立的各类自治组织的宣传引导,现在忠信镇的环保可谓“全民皆兵”。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