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东山县前楼镇干部在为贫困户解答种植问题。
18日,在东山县前楼镇时发现:下乡的干部每到田间地头,总有一些村民上前讨教农作物种植等问题。对这些干部,村民不是称呼其职务,而是亲切地叫“师傅”。
说起“师傅”的由来,前楼镇党委书记沈添顺告诉,自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全镇干部都有承担挂钩帮扶任务。为提高贫困户的种植水平,镇里在东英村创办“田间学校”,目的是让有一技之长的干部在田间讲解农作物种植技术,以提高群众种植能力;同时让一些不太懂农业的干部增加知识储备,提高帮扶能力。此后,“田间学校”慢慢成为干部与农民交流沟通的平台,干部渐渐地被农民称为“师傅”。
东英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翁添明说,过去办事都要跑到镇里去,如今有事在村里等着就行,“田间学校”一开课,什么事都能得到帮助。“去年,我种了一亩多苦瓜,光长叶子不长瓜。后来请‘师傅’到田里去‘看病’,开了方子,很快就见效了,那一季苦瓜我多收了1000多元。”
据负责“田间学校”的副镇长林彤介绍,“田间学校”起初主要由县农业部门派专家授课,后来由县、镇农业干部与有经验的农民不定期授课。课堂设在田间地头,授课时间视当季农作物生长情况而定。这种形式新颖的课堂,受到干部和贫困户群众欢迎,影响越来越大,许多非贫困户农民也加入其中。村民有事找“师傅”,干部有任务也与村民商量着干,干群关系越来越融洽。
“过去下乡心很虚,怕遇到农民请教病虫害问题,不得已只好打电话请教有经验的同事。”年轻的干部张唯怡说,自大学毕业后来到前楼镇工作,许多农业知识都不懂。自从“田间学校”开办以来,他认真地跟着“师傅”现场学。现在,不再害怕下乡了,农民也亲切称他为“张师傅”了。
在前楼镇,这种掌握一技之长的干部越来越多,很受当地农民欢迎。目前,该镇已在6个行政村创办“田间学校”,镇村干部掀起人人学科技、个个当“师傅”的热潮。
前楼镇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镇,总人口1.36万人。“田间学校”开办后,仅去年一年,当地农民平均增收近万元。全镇原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67人,2016年已脱贫162人。在东英村,原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0户,到目前已脱贫10户,预计今年内可全部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