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华南农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国际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学会(CIGR)精准农业航空工作委员会承办的“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农业航空技术”在北京召开,罗锡文、汪懋华、陈学庚、吴孔明等13位院士、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司长李伟国以及全球300名农业航空领域产业界、科技界、政府部门和用户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加强国际合作交流,促进创新发展”主题,对农业航空模式、农业航空关键技术、农业航空服务体系、农业航空相关政策等内容开展互动交流,从战略、技术、政策、法律等方面提出重要建议。
农业航空具有作业效率高、覆盖面积大、应急能力强的特点,在植物保护、森林防火、遥感测绘、耕地监测等方面具有巨大应用潜力。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特别是航化作业、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李伟国通过实例讲述了航空植保的重要作用。2012年8月,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爆发大面积幼棉虫灾害,传统地面植保机械难以应对,通过使用农业航空植保机不但提高了作业效率,且不受植物高度和地形限制,有效控制了大面积虫害发生。国务院印发的《全国现代农业规划2016—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发展农用航空,农业部编制的《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到2020年农业航空作业面积明显增长,并重点在华北平原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稳步发展农业航空,在东北地区,积极发展农业航空。
李伟国透露,今年农业部和财政部商定将扩大农机新产品补贴试点范围,允许在适宜地区开展植保飞机的购置,同时也与民航总局等有关部门一起加紧研究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和管理规章。但目前中国农业航空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在技术装备水平、应用服务能力、安全管理和评价体系等诸多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李伟国表示,要缩短国内外差距,应加强三方面工作,首先要立足安全,农业航空主管部门要制定相关政策,加强农业航空特别是小型无人机的监管。其次,要立足国情,加强先进实用技术产品研发,满足生产需求。第三,要立足产业,充分发挥农用飞机制造企业、农业航空服务企业、大型农业企业和科研院所的作用,产学研结合,积极培育和壮大农业航空产业,更好地服务中国现代农业发展。
据了解,中国工程院一直高度重视农业航空的发展,2014年5月,罗锡文院士联合30位院士从安全监管、标准规范、科技创新、政策保证四个方面,向国家提出了关于加快推进我国农业航空植保产业创新发展的建议。2015年经科技部批准,依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成立了农业航空应用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这一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旨在通过联合技术攻关和借鉴学习引进消化国际先进的农业航空技术,突破我国农业航空植保和航空遥感核心技术,研发一批国际水平的技术产品,在我国粮食主产区开展应用示范,推动我国农业航空植保和遥感技术的跨越发展。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长李成贵介绍,目前该中心已建立了中高速两个大型风洞实验室,凝聚了年轻精干的研究队伍,在农业航空施药漂移规律研究、农业遥感监测信息获取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中心研究出的农业航空施药监测系统,通过与中国农业航空服务企业合作,年监测农业航空服务面积3000多万亩,中心研究的无人机载成像光谱仪广泛用于农业育种表型信息获取,研制出的农业无人机受灾监测系统,广泛用于农业灾害保险。
正如国家农业航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副理事长贾敬敦所说,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农业航空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这个成就的取得,既得益于农业航空各界的努力,也得益于在信息技术和新型飞行技术方面的突破。“回顾这十多年,我认为在航空技术及其产业发展中最重大的事件就是农业空中作业平台的构建,这个平台以它作业效率高、作业半径大等一系列独特的优势,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他提出,一方面,要切实加强农业航空的科技创新工作,大量开展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示范;另一方面,要采取产学研协作的方法,深入推进农业航空产业培育和发展,加快农业产业转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农业产业竞争力。更为重要的是,应集中各方面的力量,加快新型农业航空产业重大产品和相应服务模式的研发,用市场接受的农业航空产品和服务模式来推进农业航空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