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东台西瓜”在香港卖到150元港币,一头“灶种乳猪”卖出了一头肉猪的钱,一个“花凤禽蛋”叫好于首都人民大会堂,一根“富安蚕丝”带动5万农民走上致富路;2016年,一个县级市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200亿元……在特色高效农业硕果累累的江苏东台市,领略了县域新经济蓬勃发展的诱人风采。
新常态下,经济结构转型如何顺利实现?东台市委书记陈卫红认为,这首先取决于对新经济发展态势的正确认识和扎实行动。2016年7月,在党代会上她提出,要以创新驱动为主引擎,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更大力度推动新经济发展。
东台市委、市政府专门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新经济十大工程建设的政策意见》,提出加快实施新经济十大工程,并从金融、人才、创牌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以此作为培育新产业、催生新业态、孵化新模式的重要载体,培育发展新动能。
新产业:结构调整“优新绿”
曾经主要围绕新型工业化结构调整的“高轻新绿强”指向,又延拓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中去,在新一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程中,瞄准供给侧有效优质供给的“优新绿”,做出了一篇篇精彩纷呈的发展大文章。
东台西瓜是全国第一个被农业部认定的瓜类作物中国名牌农产品,如今搭乘“互联网+”设施大棚快车,高产优质,扩销到全国各地。北京大兴西瓜节举办擂台赛4年,东台西瓜年年名列前茅,在香港打出了150港元一个的高价。
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全市建成百万吨优质粮食产业和西瓜、青椒等10亿元的多项特色产业,设施农业面积连续多年保持全省第一,高效农业面积占比提高至74%,高效农业规模化、优质化,使得全市农业区域布局更加合理。.
近年来,东台市通过政策扶持,加大农业物联网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不断提升智能农业水平。全市共建成51个智能农业示范点,涉及园艺、蚕桑、水产、畜牧、大宗粮油等多个主导产业,新特产业规模占比超过65%。
以生态循环农业为特色的绿色农业发展,在东台展示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该市推动传统产业“变绿”、新兴产业“增绿”、生态经济“添绿”,创出数十种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绿色发展的“东台之路”。
2016年7月,工信部对全国县(市)进行综合评估,发布了“县域经济100强”,东台市在苏北唯一上榜;全国百强县(市)排名上升到第32位;农业现代化水平苏北领先,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位居全国第六位。
新业态:提质增效“高大超”
即使是隆冬时节,信步东台黄海森林公园,也会给人以春游般的感受。那5万亩林海深处探险、空中栈道观景,那木屋群落、智慧公园觅新……既美且奇。这条入选全国“早春到乡村踏青”精品旅游线路,春节期间游客纷至沓来。
东台有85公里的黄金海岸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太平洋西岸唯一未被污染的湿地。其中,黄海森林公园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人造生态林园。
登高俯瞰,只见架在数千亩鱼塘上的电站,由27万块蓝色多晶硅电池板绵延组成,海天一色,蔚为壮观。极目远眺,蜿蜒海岸边的200多台100多米高的风力发电机组,如同童话中的“大风车”。这里完成的大中型工程设计有几千项。
东台市委认为,优化农业供给侧,就要着力推进农业生产过程的清洁化、产业链条的生态化和废弃物利用的资源化,形成绿色发展的新体系。
在总投资1.2亿元的溱东镇高策农业生态园,见识了现代养殖的新业态。
猪舍采用全漏缝、免冲洗自动化装置,自动温度控制设备,自动料桶、鸭嘴式饮水器,最大程度避免饲料、饮水浪费……自动化、环保绿色理念融入每一个细节。沼液输送到周边两个村的农田作有机肥,带动数百农户生产健康农产品。
东台的新业态不是盆景,而是上规模的大花园。在东台沿海经济区数十万头的猪场养殖区,看到生猪的粪污处理系统,污水达标后排放入三级氧化池,通过饲养胡子鲶和浮萍进行再次净化进入二级、一级氧化池养殖生态鱼虾。
苏北首屈一指的农业大镇三仓,以产销“东台西瓜”著称。自从西瓜搭上网络快车,销售半径从原先的上海、苏南扩增到大半个中国。栽种、销售西瓜多年的新型主体,实行了从田头监控滋长到精品西瓜营销全流程互联网服务。
“去年西瓜销售,每天的交易量平均在4万斤左右。”六郎河果蔬合作社负责人周晓波介绍说,去年通过网络销售,一亩地可以增收300至400元。镇负责人介绍,全镇种植西瓜4万亩左右,1/3扩销中西部地区,增加收入1300多万元。
近年来,东台发展现代农业,超前超速发展电子商务,建成一批省、市级电商示范镇、示范村、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短短几年,数以万计的草根创业者触网创业,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连续4年实现翻番,2016年交易额突破200亿元。
2016年,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双十一”,东台市100多家村级服务站实现交易额552万元,再次排在江苏省第一位,继续跻身全国前十强,被评为全国首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市,列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新模式:生态发展“绿多全”
作为江苏第一批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示范县(市),东台近年来创造和创新了多种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突出抓好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耕作栽培技术措施三大主体措施,实现绿色生态链的良性循环,打造新型的多层次循环农业生态系统。
大田种植循环利用模式。中粮公司在该市利用沼液肥发展循环农业。沼液种稻、沼液养鱼及林地施肥已分别扩大到6万亩以上,产生了施肥用工、化肥成本、病虫危害“三个减少”和土壤肥力、水稻产量、品质“三个提升”的效果。
农工复合生态新模式。国家级龙头企业富安茧丝绸公司,引导农民栽桑养蚕,发展茧丝绸加工业。蚕沙及废叶还田作有机肥产粮育桑,桑树枝条用作食用菌培养基和燃料,工艺废水经处理后实行闭路循环使用,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
农牧复合生态新模式。市宇航奶业有限公司等一批畜禽养殖企业采用生态循环经济模式,形成大田种粮饲—粮饲料和秸秆养牛—发酵生产沼气和生产有机肥—还田生态循环,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果多赢。
此外,还有生态休闲农业新模式、大棚生态农业模式、种植业与非农产业循环利用模式等。
“生态循环农业能否高起点、加速度、可持续发展,多产业融合、多要素联动、多功能发展,实现全产业价值链条建设是关键。”陈卫红说。近年来,东台市为打造“绿多全”的全产业生态价值链条,作了不少探索和努力。
后做了一番梳理,发现该市在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实践中,让生物循环链、产业循环链和经济循环链形成一个整合发展、融合发展、联合发展的大、中、小循环圈,相互间环环相连、环环相扣、环环相通,形成整体的大循环。
第一层小圈中的种养业、微生物产业新业态;第二层中圈中的加工业、营销业创新;第三层大圈中的创意经济、循环经济、服务经济,3个循环圈融多产业多功能于一体,实现多发展要素的联动发展,多价值链条的深度延伸。
推进多功能大循环农业,不仅是种养业的循环,而且是种养业、微生物产业之间的良性循环;不仅是第一产业的循环,而且是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循环;不仅是产业的循环,而且是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提升与共赢的循环。
东台农业,也在绿色发展中越做越强。全市高效、设施农业面积全省领先;畜牧业总产值连续多年保持全省第一;茧丝绸产业连续多年保持4大主项全省第一;2016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27元,同比增长9%,保持苏北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