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莆田学院工艺美术学院渭庄社区功能型团支部的同学们,走进古韵悠然的莆田市荔城区屏山村,开展了一场融合乡风调研、艺术采风与美育实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寻之旅。

志愿者与劳作村民交谈
活动当日,一队同学深入屏山村田野写生。错落农舍、潺潺溪流构成的原生态乡村画卷,成为最鲜活的创作素材。大家分散在田埂、河畔、村道旁,或驻足观察乡村风貌,或俯身记录农舍细节,边调研乡村自然与人文景观,边用画笔捕捉田间的生机与韵味。写生间隙,志愿者们主动与田间劳作的村民、村口闲谈的老者交流,耐心倾听村民讲述乡村的发展变迁、农耕习俗与生活故事,详细了解当地的生态环境、特色产业及发展需求,不时点头回应、认真记录,现场温情洋溢。

志愿者上“情绪与自然共舞”的创意美育课
而另一队同学则组成志愿者,为村里的孩子们精心设计了一堂名为“情绪与自然共舞”的创意文明美育课。课堂一改传统模式,志愿者们首先引导孩子们闭上眼睛,感受自己的情绪——“开心像什么颜色?安静又是什么形状?”
随后,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到户外,收集各式各样的落叶、花瓣与草茎,感受大自然的馈赠与环保的重要性。大家一边观察叶子的颜色与形状,一边联想它们可能代表的情绪状态。回到教室后,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将不同形状与颜色的树叶进行剪裁、拼贴、添画,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情绪小怪兽”。整个过程中,志愿者们始终围绕在孩子身边,不仅指导他们完成作品,还鼓励他们分享作品背后的情绪故事。
创作结束后,孩子们纷纷展示自己“情绪小怪兽”。小安同学一边展示作品一边激动地说道:“我的小怪兽是开心的,因为今天有这么多人陪我玩。”创意文明美育课堂不仅让孩子们在艺术中释放了情感,也在他们心中悄然播下了心理健康与文明的种子。

合影留念
此次屏山之行,是一次艺术与乡土的深度融合。莆田学院学子以美为媒,不仅绘就了屏山村的自然与人文风貌,更在活动中生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文/图 莆田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