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寻味安溪,茶饮焕新”新茶饮产业发展实践队深入安溪县西坪镇,围绕传统茶企转型、新茶饮协同、茶文化创新开展实地调研。这支由多学科学生组成的队伍,通过走访茶企、对话茶人、分析产业链,为安溪茶产业转型升级注入青年智慧。
实践队首站来到了安溪县西坪崇德茶厂。这座有60年历史的老牌茶企,以“传统为根、科技为翼”为理念重塑生产模式。走进车间内,队员们看到了2024年新投入的粉尘净化处理设备与智能提升机,将加工环节粉尘排放量降低40%,实现物料运输自动化。物联网监测系统实时采集温湿度、发酵程度等数据,与传统“看天做青”工艺融合,通过传感器精准调控发酵进程,既保留铁观音“兰花香、观音韵”,又将生产效率提升30%。
实践队与崇德茶厂负责人合影
茶厂负责人林师傅介绍,近年开发的小包装铁观音在电商平台年销量突破50万盒,年轻消费者占比从2019年的12%升至2024年的38%,印证了科技改造对市场拓展的推动作用。
随后,实践队来到凤岩鸿茶制厂,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师傅交流。在制茶工坊,王师傅一边演示着手工摇青技艺,一边对队员们时说:“传统工艺讲究‘手力、眼力、心力’三合一,但新茶饮的爆发让我们意识到,好茶也需要年轻化表达。”
实践队与凤岩鸿茶初制厂负责人交流学习
该茶厂近年尝试开发“茶咖融合”产品,将铁观音茶粉与咖啡液结合推出“观音拿铁”系列。王师傅透露茶厂正在申请“非遗 + 新茶饮”专利,希望通过跨界合作让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当天下午,实践队来到香苑园茶叶合作社,了解“农户 + 合作社”模式。合作社通过统一农资供应、技术培训、品牌销售,带动周边200余户茶农户均年增收1.8万元。据了解,该合作社生产有“茗心一品”“水麒麟”等名优茶产品,另外在现代化仓储中心内,队员们看到标有“生态茶园”认证的茶青经冷链物流直供喜茶、奈雪等新茶饮品牌。
实践队与文香苑企业负责人交流学习
合作社负责人表示,其标准化生产与安溪县“三改一管六统一”茶园管理政策契合。通过随机抽检茶样,农残含量均低于欧盟标准,印证了品质把控力度。
西坪镇的茶香里,既有千年传承的底蕴,也有创新突围的生机。科技让老工艺新生,新茶饮为茶文化注入活力。目前,实践队已完成100余份问卷、15场深度访谈;传统与新茶饮的融合,正书写安溪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福建农林大学实践队将继续深耕田野,用青年智慧助力这片千年茶乡焕发新活力。(冯洋烁 尤培桑 尤心宜/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