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坑村地处桃溪镇西北部,距集镇9公里,地域面积15.7平方公里,耕地1782.4亩,茶园1000多亩,林地2.2万亩。全村辖3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共518户269人。村内有一小学,在校学生153人。2014年建档立卡贫因户52户,贫困人口185人。该村全年以高山气候为主,农民收入来源于种植茶叶、水稻和烤烟,外出务工以不锈钢产业为主。由于地处偏僻,产业单一,群众增收困难,人均纯收入不足5000元,村集体经济约2万元。
虽然驻村前缺乏在农村生活、工作的经验,但湘坑村村民的纯朴善良,让黄明华打消了陌生感,很快与当地干部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驻村以来,除了节假日,其他时间他几乎都驻扎在村里忙碌。现在的湘坑村焕然一新,变成了一个整洁秀丽的美丽乡村。被桃溪镇列为美丽乡村建设和村自管理能力建设示范村。 抓认识,理清脱贫思路 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调查和思考,黄明华将扶贫开发和美丽乡村工作放到首要议事日程。通过召开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研究讨论,与村两委、村民达成一致共识,致力于将湘坑村打造成“强组织、兴产业、办实事、重维稳、美环境的美好家园”。把建设美丽乡村,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作为发展规划和建设定位。他和村两委干部尽心尽力做好基层工作,深深打动了村民和外出乡贤。大家踊跃捐款,成立慈善协会,在村财不足的情况下,快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湘坑村全年以高山气候为主,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于种植茶叶和水稻。为了带领全村村民尽快脱贫致富,黄明华和村两委决定采取扩大烤烟生产、增加绿茶种植、开发不锈钢产业深加工等来带动发展,其中绿茶和不锈钢产业成为湘坑村的两大亮点,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主导方向。 对于湘坑村党支部书记何华利来说,黄明华的到来,让他多了个好搭档、好帮手,村班子也更团结更有干劲。黄明华以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倡导的“读书倡廉和谐农家”活动、党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切入点,加强村两委干部和村民小组长管理,强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增强工作透明度,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进一步密切村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联系,使整个班子真正能“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切实提高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兴产业,有效实现增收 为做大做强绿茶特色产业,黄明华利用20万省级捆绑资金、10万县级扶贫资金投资入股到村里的清洁化加工茶叶企业(武平县康香茶叶有限公司),年收益约3万元,既增加了村财收入,又解决了农户茶叶销路的后顾之忧,提高了农户的种茶积极性和收入。在烤烟产业方面,积极向上争取烟基工程建设项目,累计投入资金78万元到该项目。利用下达到村里的1.8万元的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帮助9户贫困户发展茶叶种植,每户补助资金200元。同时,落实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采取“进村入社、联户结对、田同办公、赴外培调”等方式,主要针对茶叶种植培调,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实效性,提高农民科技致富能力。 对村里现有31户贫困户,黄明华提出每户贫困户都有对应挂钩干部和挂钩单位帮扶。积极落实农村危房改造差异化补助政策,帮助农户完成危旧房整体修建,其中精准扶贫8户贫困户,全面改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结合“千村整治”项目,实施农村环境卫生连片整治,推进生活垃圾处理、污水治理,修建农民休闲公园、文化健身广场,提升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质量和文化生活水平。 黄明华积极争取相关单位的支持,派驻单位中石化福建石油分公司为湘坑小学赠学习用品和儿童读物;挂钩单位省人防办来湘坑村慰问贫困学生,为较困难的学生发放两万元慰问金。村里慈善协会每年定期走访慰问贫困户和孤寡老人,在重阳节对全村60周岁以上老年人进行走访,每年发放的慰问金和奖学金多达十万元。 办实事,完善民生设施 村中河流易发洪水、易涨易退,严重威胁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有效地保护耕地,提高抗洪排洪能力,黄明华积极争取资金完善两岸河堤1000多米及路面拓宽建设,对良田和道路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完成村中沿溪两岸石条护栏570米、休闲石凳安装12张及路面400米人行道铺设。实施沿溪两岸的绿化、亮化工程,安装路灯52盏,方便村民夜间出行。对800米的沿河大道进行道路硬化、石条护栏、人行铺道铺设、路灯安装、河道清淤等,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完成细溪垅平板桥两座和村中主干道、平安小区、通往自然村道路及大部分生活小区路面的水泥硬化,切实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为有效遏制两违现象,做好美丽湘坑建设,切实解决村民住房难、危房改造及保护耕地等问题,黄明华结合镇造福工程危房改造计划,规划建设了造福工程平安和谐小区,已解决了56户危房户和地质灾害户的居住问题。其中列入镇造福工程及危房改造的38户179人补助对象,共得到上级补助资金约54万元,让村民实实在在得实惠。同时,争取县供电公司扶持,完成增设变压器一合,解决了60余户村民电压不足的问题,让村民用上放心电。 美环境,构建和谐家园 按照“建设新湘坑,环境亮新貌”的发展思路,黄明华以正在开展的“千村整治”项目为抓手,深化家园清洁行动,,切实做好环境整治。通过建立保洁机制,完善保洁设施,在村口建好一个垃圾中转站及在全村范围内增设200多只垃圾桶,鼓励村民为优化、美化环境共同行动。完成对大门口、主干道和房前屋后的绿化美化,对污水边沟及沿河卫生进行集中清淤整治,保持青山绿水,促进村容村貌的明显改观。 此外,黄明华积极巩固县“无讼无访村”和市“平安和谐村”成果,进一步发展慈善事业。在现有近120余万元的慈善协会资金基础上,通过正确引导、规范协作,壮大资金规模,确保协会制度完善、作用显著、管理规范、健康有序,为构建平安和谐湘坑村发挥更好作用。村里尊师重教、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的文明风尚已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