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让贫困村脱胎换骨——记长汀县四都镇上蕉村驻村第一书记刘垲荣

2018-01-11 作者:石芳 陈良锦 来源:闽西新闻网

“刘书记来了之后,村里环境好了,水泥路修好了,路灯亮了”、“村干部积极了,民心齐了,百姓生活好了。”这是2016年8月14日在长汀县四都镇上蕉村时听到最多的声音。

村民口中的刘书记名叫刘垲荣,是省发改委派驻该村的第一书记。2014年,该村被确定为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由省发改委挂钩帮扶。当年4月,刘垲荣来到上蕉村,就一头扎进了为民解忧、带民致富的驻村工作中。如今,他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了民心。

尽心发展 小村庄有了大变样

2016年8月14日上午,见到刘垲荣时,他正和村支书吴水长、村主任刘成科一起在林下经济整村推进精准扶贫工程基地察看灵芝、三叶青的长势。

穿梭在上蕉村的阔叶林中,被林下的盎然生机所吸引:“小伞”似的灵芝菌盖破土而出,一簇簇地散发着迷人的气息;中草药三叶青长势喜人,枝繁叶茂青翠欲滴……

“在这片森林里,种植了名贵药材和经济作物共1130亩。”看着眼前的景象,吴水长欣喜地说:“单三叶青收成时,亩产值可达1万至2万元。这要归功于刘书记,是他让我们村有了盼头。”

正如吴水长所说的,自刘垲荣当上驻村书记以来,上蕉村便开启了变化之旅——

25千瓦光伏发电站并网发电,改变了村财零收入的局面,每年增加村财收入约3万元;

一座占地1000平方米的标准幸福院拔地而起,为老年人提供互助养老服务;

……

如今,在刘垲荣的争取下,上蕉村正致力于建设自己的生态农民公园。

上蕉村的竹林资源十分丰富,是村民收入最主要来源。刘成科告诉:“刘书记创建了上蕉村竹业工业园,已引入3家企业入驻。最近,刘书记又和镇领导一起主动上门做工作,引进一家投资上亿元、生产竹纤维和竹碳等产品的竹产业加工企业,为本村竹资源找到出路。目前,对接工作顺利进行。”

用心感知 贫困户冷暖放心间

村里的二女低保户刘成发这两年的日子过得越来越顺心。2014年11月,他家搬进了新居,盼了多年的安居梦终于圆了。

刘成发是刘垲荣的挂钩联系户,全家4口人,自己身体不好且丧失劳动能力,一个女儿在县城就读职专,全家的生计靠爱人和另一个女儿打工维持,全家挤住在低矮潮湿漏雨的宗族公房里。为了让他家住上新房,刘垲荣多次向省、市、县计生协会、扶贫办寻求帮助,并争取其娘家兄弟支持,筹集12万余元,帮助刘成发建起新房。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上蕉村类似刘成发的贫困户由21户52人减少至10户36人。为了帮他们脱贫并走上致富路,刘垲荣带领村“两委”班子按照“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思路实施扶贫开发,全面落实精准扶贫到户工作措施:争取贴息和小额信贷,帮助贫困户贷款用于发展生产;实施造福工程危房改造,帮助7户贫困户入住新房;为6名贫困大学新生争取扶持资金;为10户贫困户出资入股专业合作社,种植名贵中草药,分享产业发展收益;建立医疗援助基金,解决贫困户因病返贫的后顾之忧……

2016年,刘垲荣又争取到“河仁慈善基金会”帮扶,从2016年起连续3年每年资助该村100万元。“村里聘请专业机构,精心制定了使用扶贫资金三年规划,计划实施6个产业扶贫项目,实现贫困人口完全脱贫。”刘垲荣告诉。

2015年7月份,中办督察组到上蕉村调研扶贫工作,经过一番暗访后称赞:在上蕉,村干部和老百姓说的是一个样。

倾心服务 后进村成市先进

2015年6月,上蕉村成功举行了长汀县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现场观摩会暨村“两推一选”党支部班子成员大会。上蕉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被县委作为经验成果向全县推广。

针对原来该村党组织较为软弱涣散问题,刘垲荣注重加强班子和制度建设,借鉴公安“110”快速反应机制,架筑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快速服务直通车道”,创立了《党员联系服务群众“110”工作制度》,建立了党支部和党员“有户必联、有问必答、有疑必解、有难必帮、有险必救”的“五有五必”的群众工作制度。全村35名党员联系了205户农户,做到党员联系农户全覆盖,倾力为联系户解决实际问题。

2015年12月18日傍晚6时许,第二村民小组的刘泉生带着电锯上山劈山,不小心把脚骨锯断。挂钩党员刘兴辉和吴水长获悉后,立即将他送往龙岩市医院救治。到凌晨四时,医生才为他接上脚骨。如今,他的腿得到康复。医生说,再迟一些时间,这腿就可能废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6年6月,上蕉村党支部被评为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

郑邦国:扎根乡野的老黄牛
‌致驻村第一书记的一封信
王国鹏:校地携手破销路 黄金菇香飘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乡村振兴专家智库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在线留言